第八十一章 渡河(1/2)
第二天,张卿早早的就起床了。
昨夜不像前几天必须保持警惕,只能在夜晚打坐过夜,而是好好的睡了一觉。因此今天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能够再跟钱元大战三百回合——当然这只是错觉。
他请周大娘做了些易于携带的干粮,等到阿珑音起床,看看太阳快要升起了,老周也要去田里,二人就跟老两口告别。然后张卿又留下一块十两左右的银子,在大娘的千恩万谢中来到了码头边。
之前少女说的没错,这里就是一个平民自发修建的、粗糙的只能停靠小船的码头,周围都没什么人烟,只有一户打渔的人家住在这里。
根据老周所说,这边几个村子人数太少,因此没有人专门在这边摆渡,都是来找这家打渔的老霍,给几个钱让他把人送过去,等到傍晚约好时间再把人接回来。阿珑音也说,之前她在河对岸等了三四天,等到这边有人过河,返程时才把她带了过来。
张卿没有在附近发现官府或者亭河帮的痕迹,心中隐隐的松了口气。看到码头上一老一少正在收拾渔网,看样子马上就要开船了,连忙上前询问。
“大叔,我们想过河,不知你们方便不方便?”
二人同时回头,看到并不是村里人不由的楞了一下,不过他们还记得前几天带着过来的阿珑音,于是上下打量了一下张卿,由老汉回复道:“行啊,不过今天只有你们二人,所以要一人十个大钱。你们还回来吗?如果回来等傍晚我会去镇上的码头接你们。”
昨天老周就跟他说了,平时大家伙要是没有急事,都会一起来坐船,这样每个人交的钱都会少一些。
张卿微微一笑:“没问题,不过我们不再回来了,就不用劳烦大叔送我们了。”
老汉刚想同意,旁边的年轻人皱了皱眉头,说道:“你们如果不回来的话我们就相当于只跑了个单程,太不划算,要一人十五个大钱才行。”
张卿知道这个年轻人是欺他们脸生又年幼,所以才要涨价。他们父子两个每天打得鱼第二天早上都要送去河对岸码头上的集市,去的这一趟就是顺路,根本没有什么划算不划算,不回来的话还让他们可以少跑一趟早些回家休息。
不过张卿并没有讲价的想法,他不想在这里节外生枝。于是数出三十个大钱递了过去——这是阿珑音的钱,他自己只有银子和银票,并没有铜钱这种低价值的东西。
老汉接过钱数了数,点点头没有说话,示意二人赶紧上船。然后就把自家的东西扔到船内,竹竿一点码头,小船就如箭一般窜了出去。
张卿看着船舱水箱里活蹦乱跳的鱼,笑着对老汉说:“大叔,昨天收成不错啊,今日能买不少钱吧。”
老爷子笑呵呵的一脸得色,跟张卿说:“那是,老汉我在这条河上生活了几十年了,从我爷爷那辈就在这里打渔,这一片轮起熟悉水情可没有超过我的。”
旁边的青年也跟着说:“我爹打渔在这附近几个村镇那是头一号,网下去钱就上来了。要我说才不应该浪费时间做着渡船生意的,每天多打一网什么都有了。”
老汉虎着脸踹了他儿子一脚:“这叫什么话,咱这边几个村子就咱家一条船,乡里乡亲的哪不帮衬着,人家给钱也是情分,你是想让人戳脊梁骨么,快划船去。”
青年悻悻的走到船后,拿起船桨划了起来。
“唉,我这个小子啊,整天吊儿郎当,他爹我打渔的本事没学几分,还看不上这渡船生意。等到我死了,还不知道有没有他一口饭吃。”老汉有些生气的叹道。
“大爷哪里话,儿孙自有儿孙福,我看大哥也是能干活的人,不会让您担心的。”张卿笑着安慰老汉。
“呵呵,你这小少年倒是挺会安慰人的,承你吉言吧。对了,我之前记得拉过这位姑娘,却没见过你,你是怎么到的这边来的?”
“我是从南边过来的,翻了前边的几座山。”张卿答道。
“嚯,看你年纪不大,本事不小啊,那边的山林子连老猎户都不大走,你一个小子却敢翻过来,厉害厉害。”
“呵呵,大爷过奖了,我也是练武的,这边几座山还是没啥危险的。”
“看出来了,在这船上也下盘稳健,气定神闲,练得不错啊。”老汉称赞道。
张卿有一搭没一搭的跟老汉说着话,一边看向河面。这段河面因为落差不大,所以水面还算平静,这也是老汉为什么能在这里撑船的原因。
这个时候河上已经有些货船在行走,为了不被别的船上的人发现,张卿和阿珑音都躲到了船舱之中。虽然舱里不算干净,腥味扑鼻,但总比被亭河帮发现的好。
“爹,你过来一趟。”船尾的青年喊道。
“来了,有啥事啊。”老汉朝二人笑了笑,转到船尾去了。
张卿凝神静气,听着船后的声音。
“爹,快过来。”
“咋了啊,看你这悄没声鬼鬼祟祟的样子,要做贼咋啊。”老汉骂道。
“嘘,你老小声点。”他顿了顿说道,“你看这俩小孩,想起啥了没?”
“啥?”老汉疑惑道。
“您忘了,前两日,镇上码头的刘老八还特地嘱咐过,要是发现有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立刻去向他们汇报,能领到赏钱么?这不就是一对儿么,看他们可不像是山里人,八成就是亭河帮要找的人,您说咱要是把他俩抓了送过去。。。。。。”
张卿的心提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