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明灭 下(1/2)
心底似被一块巨石压住,我本能地想驳斥他,可是连一个字也说不出。
这些年我至信之事竟然都是错的!
哥哥忠于皇室忠于朝廷忠于家国,他若知父亲旧事,那么他这些年时常露于目光中的凄痛当是因于此了。
他指尖的温度流连在我的眼下,“始平王战亡后,朝中再无可掌军的皇族,赵珣需有人在军中牵制他,更可与他为战。”
要让霍鄣全心为皇室效忠,就需坐实了父亲逆臣的罪名。我不敢抬眼,“赵珣这般说,你便信了?”
他叹息,“我原本不在局中。”
是了,能将局中事看得最清的总是局外之人,何况这个局外人是他。
我笑了,“你有要害握在他手中?”
赵珣为何轻易向他透露这段秘事,他当初不过是低级武将,赵珣又为何偏偏选中他。
他缓缓摇头,我止不住笑,“他应当没有许你什么。”
“是。”
赵珣不是孝成皇帝属意的嗣皇,来日霍鄣坐大之后若以此事为倒戈的口实,赵珣除去他将更难。他在赵珣面前向来无欲无营,而赵珣未必信,他大事初定之时自请远走西北,未尝不是为了消除赵珣的顾忌。而那时姐姐已有了身孕,齐氏随时会复起,赵珣还要用他。
两人之间心照不宣的权衡而已。
我握过他的腕心,“赵珣那些话之后暗伏的杀机你今后亦要当心。”我沉沉叹道,“那或许是真的,可若是谎言,于赵珣更无益。”
“遗诏之真假并不重要,”他轻轻扶正了我的面庞,“便是借口又如何,大势之下,唯有不失时机。”
不失时机么?
我看着他紧锁了眉心,涩然轻笑,“你已遣周桓朝与郭廷随我往上平去查父亲,更是不许上平投敌。当年那一路上周桓朝从不曾见我,偏就在事前去送什么乡味。战起之前郭廷便在我身边,而其后我每每出府,不止是郭廷,周桓朝更常在左右,我若一步走错,他们便会杀了我,是么?”
“而你,”我沉声长笑了,“你从未顾及过我的生死。”
他抚过我的发,目光停驻在我面上,满目愧疚。
我只觉冷极,褚充、周桓朝、郭廷,每一人都在防着我,每一人都有杀我的心思,连他也曾如此。
而我的父亲,他究竟都做了什么?势起于始平王战亡,以平定平原王之乱得了当年军中至高的尊荣……平原王,平原王!平原王出逃之时正是父亲率上骁军拱卫京城!
我不敢再想,这张近在咫尺的面孔有些模糊,他向我伸出手臂,坚固而温暖的胸膛撑住我颤抖的身躯,没有一丝缝隙。
紧拥着我的这人是赵珣为父亲择选的制衡之力,我拼力挡开他的双臂,“你那些年里不尊赵珣之意回京牵制父亲,朝廷辅弼之臣的名位都不要,却要固守西北。至父亲离京,你仍不回京,朝中这些人你当真都不放在眼中?”
我只觉头痛欲裂,重得埋首于双掌中。他抬起我的头,拨去额前的湿发,“我说了,你可会相信?”他深望住我,“阿珌,今日之后,你可愿对我再无猜疑?”
我的心中猛然一震,猜疑。
我猜疑过他的用心,甚至想过我与他的婚事也是他的谋算。
一个在军中浸淫二十余年的武将,手中又有边防重权,哪一个天子都不会不防。他在西北时后宫突变,各方角力之下,赵珣要给赵峥留一个太平天下,就不会任由他在边境坐大。何况那时,霍鄣葆光之后锋芒已露,他之势,已远盛于父亲。
“我信。”
我咬住唇角,这些我只能猜测的事终究是心里的一根刺,我宁愿一次痛尽了。而此时,我唯能信他。
他的眉间微微平展,目光半分不移,“查兰王与索托王时而借朝廷内乱之机为患,董其方那些年常不尊庄尚,朝廷之外患已重于内忧,赵珣不得不许我外放。至田氏宫变,赵珣深明只有他能束缚我,幼帝却是不能,他定要在他尚在时将我召回京中。而其时朝局之下,召我回京最稳妥之策唯有赐婚。他知若他另择高门赐婚,我必不会归京,他要以你警示我不可忘记扶持我的根由。”他扣着我的肩,“而后,我在西北,朝中无力大乱。”
咸平京乱后他放弃已将在手的京师令赵珣不忌惮他,然而突变横生,辅弼之名如何能比兵权更牢靠,我笑摇了头,“我为鱼肉那么久,你果然亦曾为刀俎。”
“阿珌,”他掌心的温热流连在额头,目光深幽而怜惜,“过往是我对你不住。”
他自以为对不住我……可我若是他,也不会在那时为了婚事放弃一手创建的根基。
早清楚我的婚事不过是赵珣束缚齐氏的用具,此时听他不遮不掩地说出心中仍是酸涩至极。
“那么,”我努力张大眼想看清他的面容,“上平的固守可对伐叛有什么用处?你为何还会去上平?上平可是你最有利的决战之地?”
目光所及之处一片花白,看不清眼前的人。他也曾利用我,摈弃我。
他的低语似混沌中不辨来处的浅吟,“刘道业与管悯秉性不同,刘道业深忌管悯将才不许管悯之功盖于他,而管悯因刘道业之父于他有恩,势必全心随他谋逆。
管悯为刘道业进军至涧临关外立下首功,刘道业入辔峡道之时,涧临关外有数路叛军牵制战局,其时上平与易中不投不抗,刘道业命管悯为其除后顾之忧。管悯当明了夺不得亦暂不能夺易中,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