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东市米仓(1/2)
东城东市作为庐州城东半区最大的集市,向来是不缺人气,从日出到日落,如果一定要形容里面的人流程度,那就是多和非常多。
而东城有是普通百姓集中的地方,东市直接连着的就是百姓的民房,劳动者聚集的地方绝对缺不了做小生意的。
就连出了的东市普通民房也被房子主人在墙上开出小窗,临着街道也能做些拿手的小生意。
市井气息浓郁,从来不缺热闹,有些老旧的破房,有些则是添上新瓦的两层小房,这些房屋错落连接形成一道道巷子。
宁府米仓就在其中一条巷中,整整一条胡同中的所有房间全部都是打通的,用于存放米粮专供东市米摊的生意。
这米仓并不是临时修建的,实际上已经放在这里有年头了,早在宁府老爷子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完毕,与这里相同的米仓,在庐州城里一共有十余处,分布的十分均匀,刚刚好可以布满整个庐州城。
目的不言而喻,宁老爷子经商一生自然不是没头脑之人,这后手早有准备,可是连年扩张生意直到宁家运粮的生意遍布全国也没用上。
后来生意实在大了,这米仓作为底牌也就没有多大作用,谁能想到,在多年以后宁玉落竟然还有让这些地方重建天日的一天。
“大小姐,已经全部安排完了。”
赵爷走道巷口停着的马车旁透过车厢的窗口对宁玉落说道。
巷子里来回车多带的尘土飞扬,米仓里都是堆积成山的麻袋更是积灰,宁玉落有心想要去看看别赵爷直接拦了下来。
“都是按照萧何说的吧。”宁玉落问了一句,语气却是肯定的,她知道赵爷一定会按照萧何的计划来办。
赵爷应了一声,点头道:“这小子真是聪明,这下子怕是薛家要伤到根基了。”
他一直以来对萧何都是赞赏有加,屡次以旁观的姿态看萧何做事,每每都能超出他的想象,事情都能完成的很完美。
萧何临走前一天交个了宁玉落一封信,信上写满了米摊下一步的计划,信纸不大,写的也很简洁,不过萧何相信以赵爷的眼力一定能够看出他们的意思,并且配合的做出部署。
“这样一来咱们宁府算是和薛家正面对上了。”宁玉落看着手中的信纸叹了口气,萧何的计划太过果断干脆。
做起生意来就像是打仗一样,出手就是全力,招招都是致人死地的狠招。
就像信上所些的,把宁府所有能拿到庐州城里卖的米统统分类明细,然后以后米摊之上除了百姓们耳熟能详的几种有名气的好米,其他的都按产地来卖。
萧何信上所写的想法是,以后百姓一来买米不再是说要什么什么米,而是什么地方的米。
卖法很新颖,加之庐州城里外来的跑商的人很多,能在这地方吃上一口家乡本地的米,心情一定很好。再配合一些卖法,萧何信上说有信心在一个月内就把东城百姓们的卖米习惯跟改过来。
宁玉落轻咬的红唇,萧何的信本应该是赵爷拿着的,因为萧何认为赵爷能看懂,但是她也能。
这种事情就是一传十十传百的过程,不过这个一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一片区域的人,一个月后的所有东城百姓就是这个一。
薛府主营是酒,粮食随是副业却也占了总收的三四成。
在东市,薛家两家米铺都快被宁府的米摊给截生意,截到快要倒闭。
薛家虽然在卖粮上是有多年的累积,但是在运粮上就远远不如,宁府的优势就是运粮的渠道!
渠道多,产地也多,在拥有如此多的种类的情况下,萧何要把百姓们买米的习惯改成按照产地买米。
这一手就是要把货源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按照这种方式比卖米,别说是在庐州境内,就是放眼全国,宁家也是没有敌手。
甚至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打通各个关节,让宁家的粮铺开遍庐州城,或是整个庐州。
薛家副业受到的冲击几乎是毁灭性的,而且薛家主营酒产也难免会受到影响。
“对上就对上,薛家摆明了要坑咱们,不如直接挑明,两边各站各的。”赵爷一提起薛家就有些来气,米摊的事要不是萧何先来转劣为优,就他当时在江边看船的忙碌程度非得被急疯了不可。
宁玉落目光停留在信纸字迹上,她不是怕和薛家的正面碰撞,同时庐州城四大商,宁家可是排在前面的。
父亲去世后,原本依附于宁家的势力家族很可能有些动摇,她知道赵爷所说的各站各的,就是说一点挑明了双方的敌对关系,那么庐州城里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很可能出现各行各业划分成两派的局面。
在去九江商会之前她还抱着几分期望,希望能够平平安安的度过这次宁家的危机。可是还在九江的时候她就隐隐嗅出了一丝阴谋的味道,所以才会没有通知任何人悄悄的连夜赶路回到庐州城。
后来在看到薛家卖给她的米摊后,基本上已经可以肯定,九江商会已经和薛家有所勾结。
“如果换成是他,他会如何做呢。”宁玉落自语道,脑中不由的浮现出萧何的模样。
萧何一直以来给她的印象都是自信,极度的自信,而且不管事情有没有把握,他都很稳,那还种气质总能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
一看到他机会觉得,他一定是有办法的,或者是他一定会挡在前面。
宁玉落思忆之际,窗外忽然传来赵爷很爽朗的笑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