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垓下汇军。(1/2)
议和的仪式倒是挺简单,不过就是两边最高领导人,项羽和沛公带着几个贴身侍卫,一起吃个饭喝个酒,两边表面上把酒言欢称兄道弟,然后签订一个简单的契约。
按照契约的规定,从此之后,楚汉双方互不相扰,项王带着楚军回到自己的都城彭城,而沛公则带着自己的汉军回到关中。
领土的话,就以他们脚下这个玄武涧为界,西边的地盘归属汉王,东边的地盘归属项王,而北边的三齐之地加上赵魏代地等等,算是汉王的。
南边,泗水以南的九江地界算是项王的。
这样从地图上来看,汉王占了不少的便宜,地界明显比项羽要大的多,不过这也是根据如今的局势来规划的。
楚界地盘虽然小一些,但是大多数地区地势平坦,而且平常年份雨水都不错,庄稼收成好,大城池比较多,倒也没有亏啥。
按照契约,项羽将汉王的父亲还有妻子送回到了汉营,这一路上吕后显得神采奕奕,一路叫骂着跟随的楚兵,各种难听的话层出不穷。
长时间的关押让得原本文静贤惠的女人变成了尖酸刻薄的模样,一回到汉营就连忙换上贵绸华服,高傲的像只金山上的朱雀。
沛公默不作语眉头轻皱,看得出来他并不如何喜欢自己这个原配的妻子,否则也不会在举事这几年纳了好几个妾。
对于沛公来说,吕氏太有主见了,而且太聪明,没有哪个男人会喜欢太聪明的女人,当初只不过是为了利益成的亲而已。
不过明面上,沛公依旧对自己这个妻子相敬如宾,任由她在这汉营里头发号施令,现如今最要紧的事情,还是项羽。
两边规定的是,他们于三天后的午时一起撤出玄武涧,这一天,两边都如约的撤掉了防御工事,集结士兵准备撤走。
项羽急着要走,是因为他们已经没有多少粮食了,必须要回到彭城去休养生息,所以撤下玄武涧之后,没有丝毫的迟疑便带着十万楚军朝着彭城方向赶路。
而汉军这边,沛公却不着急,他一边飞鸽传书告诉齐王韩信和彭越回来汇合,在撤离玄武涧之后没有往东边的关中走,而是不紧不慢的跟着楚军的车辙印子追了上去。
原本是一直掐着时间点按照计划进行的,但是汉王却没有忍住。
他憋了太久了,如今终于从一个猎物转变成了猎人的身份,就开始磨起了刀子迫不及待的想要动手了,他也想让项羽尝一尝被追杀的感觉。
所以还没等到韩信和彭越回来呢,便自己率先对着前头赶路的楚军发起了进攻。
项羽当然是怒不可揭,他这才刚刚从玄武涧撤下来走到固陵,这才多远的功夫,汉王就急不可耐的撕破了脸皮。
他不是今天才知道汉王沛公是一个十足的伪君子了,只是没想到这家伙这么急不可耐。
暂时的退避并不代表项羽就怕了汉王,他项羽还没有怕过谁呢,所以他当即就调转方向回头,朝着后面偷偷摸摸的汉军杀了回去。
十二月的天有些冷,铠甲摸上去冰冷刺骨,项羽的怒火随着他手中的霸王枪跳动着,沛公终于清醒了过来,脑子里回想起了这些年被项羽支配的恐惧。
他现在才终于明白,项羽撤退并不是因为他打不过汉军,项家军手中的刀枪一如既往的锋利,汉军大败连忙回撤。
这场战斗明明白白的告诉了汉王,项羽这头饿虎只不过是没有粮食了,并不是没有力气了,发起疯来依旧还是以前那个猛虎。
所以他再也不敢对楚军发起进攻了,只能远远的跟着不敢走太近,等待着韩信和彭越带着士兵过来汇合。
沛公之所以不急,那是因为他的身后有萧何,这几年萧何一直坐镇大后方,为他们提供粮食,不然的话他们早就饿死了。
而楚军就没有这种待遇了,项羽手底下只有一干能征善战的武将,空有一身武功却大字不识几个,没有了亚父范增的他们,如今已经是举步维艰。
等着韩信带着众多士兵回到南方和汉王汇合的时候,已经是半个月之后了,原本他们赶路回来是不需要这么久的,只是中间出了一点儿岔子。
主要是彭越见到韩信被汉王封了个齐王,心里头有些不爽,这几年他一直带着士兵和楚军缠斗,为汉军拖延了宝贵的时间。
按照功劳来讲,他并不比韩信要低,如果说韩信打的是正面战场的话,那么他打的就是后方游击,两者缺一不可。
那凭什么韩信是齐王,他还只是一个将军?
彭越当然不服气。
沛公是脑袋都大了一圈,好不容易安抚好了韩信听从他的使唤,现在彭越又站出来搞事情了……
为了雨露均沾,他也遵照彭越的意图给封了个官儿,那就是魏王。
彭越自觉自己的本事没有韩信这么大,不敢从他手里把自己原本的根据地三齐之地抢过来,他只能对另外的地方有想法。
赵地他人生地不熟,而且这里也有张耳这个王了,只剩下挨着赵国的魏国,之前的魏王魏豹已经死了,王这个位置还空缺着。
没办法为了稳定住彭越,沛公只好连夜派人刻制印章,封了他一个魏王,管理魏豹之前的地盘,后者才终于是心满意足了。
安抚好了韩信和彭越这两个人大将之后,两人得到了实质性的好处,当然是快马加鞭的与汉王汇合。
而这个时候,项羽已经带着十万楚军,到了垓下这个地方。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