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动机(二更合一)(3/4)
最小的案犯。但当时警方从他衣兜里和床底下翻出了几袋子毒品,而他所说的弟弟也并不在警方的系统里,他在户口簿上是独生子,所谓的弟弟根本就不存在。
当地的福利院还去莫大壮的老家看过,并没有发现小孩的身影。
“为什么你觉得这个莫大壮跟谢富贵有关系?”方霁问。
小张回复道:“副队你看这个。莫大壮说自己的弟弟是在垃圾坑附近捡来的,当时弟弟还不会说话,莫大壮就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富贵。”
小张边说边递来了一叠纸,上面是他刚打印的资料。
方霁翻开,发现是关于打拐的资料。在二十一世纪初,国家曾经有过几次大范围的打拐行动。而小张递给他的就是其中一个拐卖团伙的信息。
“里面说他们总共卖出去十几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印象比较深,卖给了在b市工作的一对夫妻。那个孩子名字叫富贵,大约十岁,想逃跑未遂被抓回来毒打,正好碰在暖气片上,耳后留下了一道大疤。”小张指向资料的关键处,有些激动地说道。
小张紧接着又打开手机递给方霁,说:“警方后来根据人贩子的描述去找过那些被买走的孩子,可惜当年监控技术不普及,大部分都没有找到。我刚刚查了下谢富贵的照片,你看。”
方霁接过小张的手机,屏幕上是谢富贵参加某个活动的媒体照,他侧着身体在饭桌上跟旁边的人聊天。方霁放大照片,果然发现谢富贵的耳后有道明显的痕迹。
“辛苦你了。”方霁拍拍小张的肩说,“继续查查谢富贵的父母,看能不能发现更有力的证据。”
小张点头,继续投入了紧锣密鼓的调查中。
方霁攥紧手中的资料,心中五味杂陈。
帮死去的哥哥报仇,这就是谢富贵的作案动机吗?
* * *
b市的夜晚依旧灯火辉煌,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和路灯闪闪发亮。谢富贵的公寓位于一条商业街附近,楼下还有不少小吃店,有几家一直开业到凌晨才会关店。
当初买下这里时,他的助理还很不理解。地理位置算不上很好,挨着商业街和马路。周边吵闹,也算不上学区房,根本没有投资的价值。
助理并不知道,谢富贵就是看上了这个吵闹劲儿。只有人声鼎沸的小饭馆,彻夜不灭的霓虹灯和喧闹的街道,才能压住他心里的那股狂躁。
谢富贵坐在露台的椅子上,打开桌上的葡萄酒,给自己倒上了一杯。
血红的颜色浸入高脚杯中,小半杯液体随着手指轻晃杯体而摇曳起来。他买的这款红葡萄酒产自意大利,装瓶前并未经过过滤,因此没有许多葡萄酒那样清澈剔透。这种浑浊感,更加像血了。
谢富贵看着杯中的深红色,隐隐能闻到淡淡的植物气味,像是被雨水打湿的青苔,又像是刚割过的青草地。
只可惜,不是他曾经闻到过的铁锈味。
在那间废弃仓库里,他割开林夏的喉咙,那片红色和血腥味在刚开始的几秒里让他激动不已。好像体内所有沉睡的细胞同时被唤醒,一股热流直冲向大脑。可没过几秒谢富贵又觉得没意思,杀死毫无反抗能力的猎物,得知猎物必死无疑,这让谢富贵没有成就感。
总感觉缺了点什么,不能亲手杀死林佑安始终是他心中最大的遗憾。
谢富贵打开面前的一封信,信纸发黄发脆,信封则因为长时间反复抚摸而产生了不少缺口,就快要彻底散架。
信纸上的字歪歪扭扭,就像蚯蚓爬似的。字体大小不一,中间还夹杂着几个拼音。
“哥哥马上就要升z(挣)了大钱,就带你去城里一起住。”
这行字格外大,写得也格外认真,充斥着年轻人对未来的幻想。
谢富贵手指用力,视线移到开头的部分。
“富贵别担心,哥哥在这边认识了个好兄弟,。他可讲义气了,还将公司的房间便宜租给我。”
这是莫大壮寄给他的最后一封信,他就靠着这个“you安”的提示,找了林佑安二十多年。去年他才终于得知林佑安的下落,还顺便知晓了当年林佑安举报的故事。
林佑安如今有妻有子,可莫大壮呢?
谢富贵在得知真相的那一刻就制定了一个计划。林佑安不是做着缉毒队的线人吗?他就要让林佑安的儿子林夏也染上毒品,然后在林佑安的面前杀死林夏,再慢慢折磨死林佑安。
他没想到林佑安突然死了,让林佑安痛苦的计划突然破产,他不能接受。于是他修改了计划,在林佑安头三那天杀死了林夏。还寄去了血桶和断指,林佑安想死得安然,没门。
谢富贵从小被莫大壮抚养长大,村子在深山里,总共也只有十户人家。莫大壮的家位于最高处,十分隐蔽。房子是用木头搭的,虽然房顶抹了泥,但到了雨天还是会渗水。莫大壮的父母嫌弃谢富贵这个只会吃不能干活的小孩,所以基本没有管过他。
在他九岁那年,莫大壮的父母在一个雨夜跌下山崖死了。他们彻底成了孤儿。莫大壮不甘心,对他说要去外面闯一闯,不然永远不会有出息。当时村里人几乎都跑出去了,只有他们和同村的一位老婆婆还在。
莫大壮把他托付给那位老婆婆照看。于是他就等啊等,每隔上一个月就去山外面的村子看看有没有寄来的信。他们的村子几乎被遗忘了,只有翻过山头的那个村子才有收发信件的地方。
莫大壮在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