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难民(2/3)
故事,当时,关东军为了训练完全忠心于他们的军队,把那些只有6到8岁多的小孩,抓了几万人,并且残酷的训练他们,让她们忠于日本和天皇。等这些小孩长大后,成了他们预备部队中的一员,这些人很小就被洗脑,甚至忘记自已原来是什么人。
日军的罪行还很多,这只是其中一个例子,在东北,拓荒团和移民,这曾是日本国策之一,特点是以农业移民为主。
这样到1944年9月,日本移民总数达到最高点2多万人。
东宁要塞被救出的一个日本人田原和夫,后来在中他着重记述了自己及其他1多名学生在一个名叫石头村的地方发生的故事:1多个好像乞丐一样的少年来到了村子里,村民们都很惊讶,不知如何用语言交流。
我会说一点点中文,而对方也有人会几句日语,这样比画着说了很多。最后终于搞清楚了,大意就是说:“你们这样很可怜,今晚就在村子里睡吧。”
石头村坐落在牡丹江畔,当时是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子。1945年1月12日,疲惫不堪、饥渴交加的田原和夫、间濑收芳和1多名日本学生在惊恐不安中来到这里。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石头村村民给了他们热情的帮助。
相比于日本人,我国民众淳朴而善良是日本人不能了解的,也是他们永远学不会的。
收留间濑收芳的是一对6多岁的老夫妻。当时间濑因为得病身体虚弱,老太太把他抱上炕,并打来热水给他洗脚。间濑收芳回忆说:“老太太一定是把我当成她的孩子了。
她给我洗脚时所体现出的温情很有人情味,那种内心的喜悦一辈子也忘不了。洗完脚后就让我坐在炕上,在中间有个小桌子,让我在那里吃饭。
次日早上,在吃过村民准备的早饭后,这群死里逃生的少年离开了石头村,徒步到达沈阳,等待他们的,是未知命运。
后来田原和夫写道:“我们一行,最后被当成了技术类的一群,待遇好了很多,也能吃饱,虽然限制我们外出,但还保留了基本的人身自由。”
“后来我们中的一些人留在了东北,我本人则被送到南方,用管理我们的人的话说,这是赎罪,为侵略和犯下的罪行做出补偿。”
像田原和夫这样的,还有不少人,他们被分开来,陆铭这边的军队把他们送到了另外的一个地方。
在黑龙江省方正县有座日本人公墓,埋葬着5多具日本开拓团难民的遗骨,他们大多是逃难的人群中的一个,1945年的秋冬从佳木斯一带逃亡到这里因饥饿和疾病而死的妇女、儿童和老人。
郭大叔因为会一点日语,当年曾与逃难到此的日本开拓团难民有过一些接触。
他根据自己的亲眼所见,写了一个剧本。在剧中,他详细记述了当年日本开拓团难民的悲惨境遇以及中国百姓给予他们的帮助。
郭大叔说:“死掉的日本人,我们都把他们给埋了,有的入的是我国的坟地,就是和这个家庭的成员一起埋在里头了,咱们对日本人就是以德报怨,既往不咎。”
关东军的迅速落败,当时的日本,采取弃民政策,他们除了关心物资和粮食,对这些普通的日本侨民是没有理会的。
1945年春,随着陆铭大军进入东北,大量日本侨民纷纷逃难回国,当时东北日本侨民逃回国内的路径是经丹东进入朝鲜,然后从朝鲜釜山登船回国。
逃亡的日本侨民拥进了新京车站,车站内外被逃亡的人挤得水泄不通。
日本外务省向海外日侨发出训电。电令要求所有日侨一律停留在现地,等待下一步安排。
陆铭不了解还不知道,这几个月里,大量的日本侨民逃到了乡村和一些边远地区,有的竟然逃进深山老林中,而且人非常多,稍微统计的数字就很吓人。
这些人多数是带着武器的,其中有些人还占山为王,有的日本侨民和山里的土匪混在一起,也有的直接杀掉这里的土匪,自已组织人当了山大王。
其中还有些人,直接杀害了村里的人,霸占村子,伪装成本的人,危害极大。
如何解决这些日本侨民问题,一下变成了件迫在眉睫的大事,陆铭和盟军方面交涉,对这个问题,美国方面只能这样回答,盟国在波茨坦会议规定办事。
也就是说,在日本军队在完全解除武装后,包括家属和日本平民都将被允许返乡。
日本当时滞留在海外的总人口达到66万。其中有33万是军人及军人家属,另外33万是平民。
日侨会曾派出密使专程回国汇报日侨难民的窘迫状况,希望日本政府能拿出解决办法。然而,日本政府对此未作任何答复,这使得流落海外的日侨感到忧虑、愤懑。
当时,有个消息灵通的佑子说了这样的一番话:“我们认为日本当时采取的是一种弃民政策,就是让国民在当地定居下来,总之就是不希望他们回来了,即使回到日本也没吃的。”
确实也是如此,其实现在日本本土的情况更加不堪,从日本本土的一封来信中,就说明了现在他们国内的情况有多糟糕。
“我们有预感,不久就会以各种方式死去,不是被燃烧弹轰炸烧死,就是被饿死、病死,或者在军事首脑们的敦促下自杀而死。”
信件中介绍,随着陆军最后决战准备的推进,人民日常生活变得更加艰苦。
在东京,肺结核四处蔓延,许多人死于肺炎,不仅是老人和婴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