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落幕之战(1)(2/3)
树木,山上还有不断冒起的浓烟。侦察机超低空飞过,没有发现这上面有活动的人影,第一师的地面进攻开始,到了半山,一些洞口被掀开,躲在地下的日军开始还击。
发现还有日军暗堡和火力点,进攻的部队没有冒进,而是组织炮火进行覆盖,下面他们一个个的如逼地老鼠般,从发现的这些洞口往里面丢炸弹。
一些士兵搬来有很浓重辛辣味道的柴草,在洞口点燃,士兵们用土办法朝里面扇火。
有些大点的洞口,还架起了鼓风机开始往内部灌风。
一些没有全面联通的洞里,日军被这些烟熏了出来,成了俘虏中的一员。
那些联通在了一起的地形工事,一师搬来大量的炸药,直接把洞口炸开,部队丢进了很多炸弹去洞里,看到没有动静,才开始进入。
这样打下一处,清剿一处,虽然慢了点,但是有效的减少了日军的威胁。
对一些难以攻下的暗堡和工事,空军就会投下大量的燃烧弹,直接封堵这里。
三天时间,北山全面占领,而且还从地下打开了一个缺口,抓到了很多日本侨民和俘虏。
有了一师这个例子,下面其它部队有样学样,什么点着都出现,这么好打就往死里打。
海拉尔要塞的关键,是四周的几个高地,拿下这些高地,就等于废除了真正的威胁,七天过去,四个高地全部拿下,最后剩下的,是中间盆地的日军。
日军是疯狂而没有人性的,他们知道最后难逃失败的命运,下令对自已的侨民开始了残杀。
很多日本侨民被日军杀死在山洞里面,彻底疯狂的日军,还在夜间准备夺回这些高地,他们用侨民去当吸引火力的靶子,攻击部队躲在后面。
这些袭击被打退,日军丢下了好几千具尸体,在这些洞口,到处可见。
最后的八千多日军还在继续顽抗,几次组织进攻,都没有突破,王大牛听说这个情况后,下来给予日军毁灭性的打击。
当时考虑这里很多日本侨民的原因,王大牛希望日军主动投降的,但是他的想法太想当然,疯狂的日军根本没有投降的打算。
这个毁灭性打击,不是可以直接攻击到日军,这些躲在地下的日军如果不出来,很难给他们重大杀伤的。
但是四周山头高地被拿下,日军的这些地下通道也被堵住,在地下,也需要呼吸吧,所以这次,王大牛命令所有炮兵,全部换上燃烧类弹药,直接把这里变成一座火海。
另外,四周送来的树木柴草,也堆满在了四周,随着一声令下,这个小盆地真正成了个活火山。
这场大火,整整烧了七天才慢慢熄灭,后面部队进入山洞,里面没有一个活人,全被逼死在这山洞里面,这里成了这个要塞日军最后的归宿。
在海拉尔战斗进行时,另外一个重要的要塞,虎头要塞也同时发动了攻击。
虎头要塞范围广阔,规模宏大,比起海拉尔还庞大。
其地下要塞南起边脸子山,北至虎北山,西起火石山,东至乌苏里江。形成正面宽12公里,纵深长6公里的要塞守备区。
其中心要塞区主要集中在猛虎山、虎北山、虎东山、虎西山、虎啸山等五个标高在1至15米的丘陵上,形成了以猛虎山为中心枢纽的地下要塞群。
五大要塞中,猛虎山为主阵地,虎东山、虎北山为其两翼前沿阵地,呈南北两线护卫阵势,虎西山、虎啸山两大阵地为依托,从背后支撑和护卫猛虎山主阵地。这样便构成了三道防线。
猛虎山由东、中、西猛虎山三个山头组成,是虎头要塞的主阵地和指挥中枢,日军虎头“第四国境守备队”司令部即设在这里。其地下工事直通各山头阵地,隧道宽高各3—4米,长达8公里。
地下要塞五脏俱全,成直角走向的几个大曲廊联络地下深处的指挥所、通讯室、发电所、军官和士兵休息室、医务所、伙房、浴池、厕所、蓄水井、弹药库等。
工事顶部全部由钢筋水泥浇注,厚达3米。工事上面自然植被茂密,不见一点人工痕迹。通往山顶地面工事的通道有观察所、竖井、排气口、射击口等,便于出入、观察和发射火力。
其他山头地下要塞的设施与猛虎山相似,但规模略小。在要塞地面上,日军配置了多处炮兵阵地、军用机场、医院、军营,设置了纵横交错的交通壕、掩体、电以及连通地下要塞的各通道等,使地上工事和地下设施连成一体。
虎头要塞的兵力、火力配备极为强大。1939年3月,关东军建立了“第四国境守备队”,为一个旅的编制,司令官几任均为少将。
1941年虎头要塞鼎盛时期,仓库中储备的粮食、被服、弹药、燃料,足可供养超过1名士兵持续作战三个月以上。
各要塞的火力配备方面,除步兵常规武器外,还装备了各种远射程炮和高射炮。日军甚至运来了当时亚洲最大的火炮——4毫米榴弹炮,以求在作战时炸毁苏联西伯利亚铁道桥。
虎头各丘陵地下被掘穿成巨大的隧道,钢筋混凝土的隧道壁厚1米多。密如蛛的战斗掩体、交通壕、暗堡把分散的工事组合起来。军用机场、巨炮阵地隐藏其间。
虎头要塞一度为日军最高军事机密,甚至于当时参加要塞建设的日本工程技术人员回国后,他们的行踪也受到严密监视。
冈崎哲夫是当年驻守虎头要塞的一名上等兵,也是虎头要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