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东条的疯狂(2/3)
15万人。一开始,日军兵分三路南攻:右翼渡洞庭湖趋沅江、益阳;左翼从通城分趋平江、渣津;中央沿粤汉路向汨罗江推进。日军号称在东西约120公里,纵深约50公里的地区展开规模宏大的野战。
直到这个时候,还没有统一意见的国家各部,面对日军的三条线猛攻,一时混乱无比,这些年来的松懈,让他们尝到了苦果,第一战区蒋鼎文和汤恩伯在北战场,抵抗不到10天,就迅速败退。
几十万大军这一败,国内一片哗然,这样的情况,引起国内舆论的纷纷指责和国际舆论的讥评。
日军欲打通粤汉路和湘桂路,有三个要地必须攻克,即长沙、衡阳、桂林,按当时战区的划分,鄂南、湖南为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是薛岳;
广西为第四战区,司令长官是张发奎;广东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是余汉谋;鄂西为第六战区,司令长官是孙连仲。
这四个战区中,第九和第四战区是此次湘桂战役的正面战场;第七及第六战区处于战场边缘。
日军预定的作战路线是穿过第九战区的西侧,然后冲向第四战区的中枢,以第九、第四战区**为主敌。
日军在制订作战计划时考虑到:“攻克长沙是这次作战的关键,自应全力以赴。”
但我方此次的兵力比前几次作战都大得多,长沙一举可破。因此,战局的关键乃在于衡阳长沙之间敌军进行侧攻时的决战,估计攻下长沙后不致立即出现侧攻,而在进攻衡阳时,当前重庆军将会全力展开。
日军预测,衡阳地区位于**第九、第六、第四、第七4个战区之间,主要决战肯定将在其周围进行。
重庆军委会电令第九战区准备在长沙、浏阳之间与敌决战。
由于对日军的强大攻势估计不足,重庆当局开始除从第六战区抽调1师增援外,没有从其他战区调集兵力。
薛岳请求蒋介石从第三、六、四、七战区抽调兵力增援,而蒋介石要求第九战区以现有兵力应战。
直至战役开始一段时间后,感到日军来势凶猛,才陆续从周边战区抽调兵力参战。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部署的战区防卫战略是:在湘江东、西两岸,步步阻击,消耗敌军,而将主力部署于两翼,诱敌深入后,在长沙附近围歼日军。但薛岳的这一战略部署是沿袭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战法,日军早有防备。
日军一反过去惯用的孤军深入的战法,以战斗力最强的骨干兵团部署于两翼,致使薛岳的外侧作战难以成功。另一方面,日军使用优势的第二线兵团保持纵深阵势,对战略要点实施重点突破。**总体参战兵力虽超过日军,但在要点的防守攻略上,兵力反居劣势。
薛岳的外侧作战既不利,沿湘江两岸南下的日军很快进逼长沙。日军以两个师团约3万余人围攻长沙,而薛岳仅以1个军(第4军,军长张德能)守备,战斗兵员不过1万余人,守备的兵力与阵地绝不相称。
其次,日军进攻长沙的计划是,必须攻占其西方的岳麓山,为此,派遣有力兵团在湘江左岸进攻该山,与直接担任进攻长沙的兵团相互策应。
而薛岳在防守长沙的兵力布置上,令张德能以第4军的2个师守长沙城,以1个师守岳麓山。
岳麓山位于湘江西侧,与长沙城隔江相对。在地理位置上,岳麓山居高临下,俯瞰长沙城,为长沙整个阵地之锁钥,欲守长沙必先守岳麓,岳麓一旦失守,长沙决守不住。
守备岳麓山的第9师除缺员外,战斗兵不过3千人,而防区竟达50里之广(岳麓山周围设防),实属防广兵单。
迄岳麓形势危急,张德能临时转用兵力,从长沙城抽调兵力增援岳麓山,由于在战斗激烈之时仓促调动,渡江船只准备不足,反而自乱阵脚,动摇军心,导致长沙迅即失守。
长沙决战计划落空自此落空。
得知这个情况的盟军太平洋和亚洲总指挥部目瞪口呆,没有想到这个时候,有300多万大军的**,竟然被日军几十万人打得丢盔弃甲、节节败退。
要知道,参与这次进攻的日军总兵力还没有三十万人,一个半省就这样丢掉,而且这样一来,很可能会影响到现在盟军的太平洋战场。
这是盟军最不愿意看到的,如果日军进入滇缅,等于直接打乱了盟军的整个计划,而胶着的马里亚纳战役,如果因为这个情况,日军就可以调一部分菲律宾的军队过去,那么,盟军想短时间结束这边战役的可能性就等于零。
消息传到陆铭这边,大家却没有表现的多么担心,日军即使攻到这里,也对他们造成不了多少影响,而且他们都看出来了,东条的目的所在。
当然,失望你免不了点,前几年还和日军打的有声有色,这些年装备和人员都好了很多,反而不经打,这委座一心就想着内斗。
不过陆铭还是请求盟军指挥部,派杜聿明集团回国,从广西西回去,正好可以阻击日军。
长沙失守之当日,军事委员会举行最高幕僚会议,军令部副部长刘斐认为敌人必乘势进攻衡阳,并可能入桂林。徐永昌仍以为“敌兵力不足,尚不至企图入桂的原因,来分析日军的行动,陆铭的这个安排,事后才发现,自已无意中竟然下了步妙棋。
蒋介石电令各兵团以阻敌深入、确保衡阳为目的,从东西两翼夹击日军。具体的战略部署是:中央以一部于渌口、衡山地区持久抵抗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