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为什么(1/3)
汉镇北将军灌婴居于汉北方重镇大同,统御三关,在雁门关遇袭不久之后,他就收到了情报消息!
“将军,隋军援兵已至,约有万余人!”
雁门关陷落三日后灌婴就收到了消息之后,灌婴反应的倒也很快,正要点兵夺回,这也是他汉镇北将军的本职工作,一边向汉皇报告一边整兵,可是刚刚准备整兵就收到了雁门援兵已到的消息,这让他只能停止了整兵,等待朝中命令!
雁门关是天下雄关,若是只有消息中的那些兵将,再加上关中都是汉民,等着大军一至,很轻松就能夺回!
但是多了万余人,隋军就有了整防城中的兵力,那么雁门关就不是那么容易打的,雁门关中常年储存有足够十万大军使用一年的粮草,兵械充足,那么有了足够的兵将镇守,城中守将防备充足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短时间攻破!
不过只要稍通兵事,就知道隋军的出兵速度有多么惊人。
上千公里,隋军难道是早有准备的吗?
按照灌婴得到的消息,白起只是临时起意,他出塞也是大隋女帝的临时征召,怎么可能这么短时间就布置好!
从草原方面的消息来看,从开始出兵,到现在最多也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来进行调集兵马、整备的工作。
这个出兵决战并战而胜之的速度,快得能让每一个领军的将领惊叹,虽然是契丹人没有防备,虽然是汉国三关守将丧失了警惕,但是一路横扫虚晃一枪又打下了地理位置至关重要的三关。
这一战可谓是精彩绝伦!
如果今次不是出其不意的攻下契丹人的丰城,只要守军能守住城池半天到一天的时间,那从四方赶来的援军,就能轻易的把来袭的隋军围困甚至击溃在丰城之下。
岳飞已经移师偏关,并督军在黄河上架起浮桥,本来是为了防备草原人南下劫掠的几十万大军已经分出了一半来守卫三关了!
岳飞此时已经在城中主帐内发下令箭,“张宪!你率本部镇卫前去收服汉国九原郡,之后就驻扎在九原郡,务必将匈奴人南下劫掠部落清剿干净!”
张宪高声应诺,双手接过令箭,很快,张字将旗就在三万名精骑的簇拥下,向北疾驰而去。
“牛皋,你带所部兵将去往汉云中郡,收服之后就驻扎在此,清剿盗匪,等候命令!”
云中郡和九原郡是汉三关外的两个郡城,地广人稀,军马也不多,以往也只是用来防备草原南下的第一道阵线,随意就能拔除!
偏关这里,后方的民夫已经逐渐抵达,被分散到预定的地方,围绕着偏关,开始挖掘土地,修筑营地——大隋工部早已经通过精准描绘的地形沙盘,早已确定如何扩建偏关。
随后还有一座通往上郡的大桥要在这里修建,这也是早就有所预备过的!
大隋国的工部大匠闲余时间早就规划好了这些,只等着一打下来地盘就迅速开建!
岳飞也在收到白起早早的规划之后,迅速做好了对策,只等着万事俱备,甚至为了白起的规划能顺利完成,他还秘密派遣了精锐战军,早早的在各城潜伏,只是这些安排没怎么排的上用场,谁也没想到汉国三关已经是如今这般模样!
要知道岳飞把包括敌军随时有可能突破前沿防线的情况都已经预计,可是现今只用依照扩建城池的规划,加紧建好初步的城防,使之可以成为暂时屯军并防守的大城就行了。
军势争分夺秒,民夫们不需要催逼,在被冻结的土地上,高喊着号子,用力挥动着手中的铁镐,加紧修筑起防御工事,而士兵们有一半与民夫一起开工,剩下的则并没有参与到修建营地的工作上,而是在蓄养体力,等待元帅府的号令传来,随时前去支援需要支援的地方。
兵凶战危,计划的再怎么好,也要看领军的将军打得如何,雁门关、宁武关的情况有什么变化,都要岳飞一一的来思虑!
手下的大将都派出去了,雍州各州郡也得留守,匈奴人还没有撤退呢!
汉国的反应也得考虑,三关丢失,汉国北方已经没了天险,虽然并州被称为表里山河,但是丢了三关之后,也没有多少天险可以仰仗了!
以雁门关为首的三关,古人称为“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祟第一关”,历朝历代都是拱卫京都、屏护中原的兵家重地!
这三关丢失,汉国会出动什么阵容多少兵马来收复,不得而知!
但是雁门关、宁武关都可以丢,偏关却丢不得,占据了偏关,对大隋来说,已经获得了进入并州的通道,雁门关和宁武关也只是两条不同的通道罢了!
如今是坚守一关,剩余两关若是能守,代价不大,那就守,代价太大就要在合适的时候放弃!
当然,这是在汉国出动兵马来的快的情况下,若是汉国的兵马来的慢,那么三关岳飞一个也不会让出来的!
在帅府中飞快地踱着步子,俘虏的兵将岳飞也没兴趣去看上一眼,用脚把这帅府中的大堂直径丈量了一遍又一遍,甚至到了深夜也不得安睡,等待着前方传回来的消息。
倒不是岳飞紧张,而是如今正是大争之世,天下早一天平定,那么天下百姓就少受一番苦处!
……
码头上,已经是灯火通明,五牙巨舰接连几十艘在夜以继日的航行着,不断的运送着工匠、民夫、兵马!
一日后,偏关wài wéi的防御工事已经初见其功,岳飞派出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