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进退两难(2)(1/3)
进无可进,左右两难之下,在得到前不久好不容易攻下的那座军城已经再度被隋军夺回的消息之后,刘渊知道自己肯定要退兵了!
这一点毋庸置疑,刘渊向左右各瞟了一眼,视线在帐中转了一圈,在场每一个头领的脸上明明白白的都写着退兵两个字。
必须退兵了,朔方城的现状,已经比鸡肋都不如,如果是之前的局势能继续拖下去,占据那座军城之后,左右扩展,截断隋军补给线,大军进入隋境腹心之内,那么隋军那里多半会先一步溃退,但城池丢失却完完全全是个死结,不是将之再度占领就能了事的。
当增山得而复失,匈奴人的命运已经注定,这不仅仅是一个城池得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今匈奴人已经不可能再有时间攻打另一座城池了!
而在朔方郡中,各地的棱堡、大小城池接连,不打下城池没有立足之地,也不可能就粮于敌,那么还能何去何从?
军中的粮草已经不多了,匈奴人本来就没有带多少粮草,按照估计,他们以为是能势如破竹一般,能在中原大肆抢掠!
这是刘渊以当年的西晋作为对比下定的军策,匈奴人久居于漠北,根本不知道如今的隋国和那个晋国有什么区别!
这也是蒙古人的计策,匈奴人成不成与他们并没有什么损失大碍,若是成了,了不起匈奴人占据隋人的几个郡城,杀一些中原人就是了;若是不成,那也削弱了匈奴人的力量,这一石二鸟之计,匈奴人是瞧不透的!
而这计策,本来是匈奴和突厥两族都要承受的,可是突厥人乖觉的很,听话的到了漠南草原,但是就是不出兵攻打隋国郡城,倒是闹了一场千里追杀的好戏,据说高手折了几个,突厥的武尊毕玄都受伤而归!
如此蒙古人也不能说突厥人没发力了,突厥人知道隋人的强大,根本就不敢打隋人城池的主意,这是当年“大唐双龙传”副本中,杨伊给突厥人的教训!
“这些人一个个都存着保存实力,看着我们的人死命拼打?”刘渊又看向各位部族的首领,比如月氏人的那个首领一对看起来很和气的眼睛半眯着,看不出有什么不对。
安静得落针可闻的主帐中,只有沉重的呼吸声,每个人仿佛都把沉默是金当作了座右铭,但他们的心理都在转着同样的念头,“还是早点退兵吧!”
现在的关键是怎么才能顺利的离开,如今的情势,也不是想走就能走的,一旦退了,谁知道隋人会不会出城追击,自己一方会不会一哄而散。
不同于中原人的军队,草原上的部族是非战既民的,一旦宣布撤退,那么就说明战争结束了,那么这十万的联军立刻就会一哄而散!
他们可不会管有没有隋人的追击,可刘渊却不能不考虑,匈奴如今虽然控弦之士过百万,但是对他来说,如今召集来的这七万精锐若是损失了也是够他心痛许久的,他已经知道了,别看如今隋人不再出城溺战,但不代表隋人在得到他们撤退的消息后,依然采取现在的消极态势。
中原人的聪慧,他早就知道了,说不定就布下什么阴谋陷阱在等着他的,如果不能在这之前离开,再想走,难度就要大上十倍。
按照草原上的兵法,三日攻打不下城池就不能再打了,这证明中原人有所防备,甚至可能布下了阴谋诡计等着把他们全部杀了!
在场的可都是聪明人,想通这么简单的道理并不困难,但不是每人都能想出顺利退兵的主意,你瞥一眼我,我瞟一眼你,皆希望别人先出头。
谁敢说退兵,那么众人肯定会让这人留守断后的,几千人的损失,在座的部族首领都损失得起,但是也不会甘愿就这么损失掉的!
更何况,占据不了中原人的地方,还不能去漠南草原占据一块地盘?
这也是蒙古人许诺过的,就是为了打压契丹人!
只是这些部族首领谁也不肯先开口,都不想会成为众矢之的,都不想空着手跑一趟的。
刘渊自然也想走,粮草后备不多,也没有抢到中原人的粮草,那么等着粮草消耗一空,整个联军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他可没有与之偕亡的想法。
不过刘渊也不能开口,他一开口,就是得自己派人来送死了,匈奴人命虽然不值钱,但是也不想无故浪费!
不过,他不说,却可以示意别人说!
看着自己的儿子刘聪,刘渊果断示意他出头!
匈奴人和中原王朝不一样,中原王朝在父子继位之前,帝王是不可能让自己儿子掌握太大势力的,匈奴人却不是如此,每个儿子只要成年就分封给部族,刘渊也是如此,刘聪带的前军实际上就是他自己的部族军队了!
历史上,刘聪也是和中原人交过手的,自然也瞧不起中原人的战力,所以才敢为先锋,不过碰的头破血流之后,也就清醒了!
看着大帐中的尔虞我诈的大戏,他看的自然是有趣,但是一场大戏在近处看的确有趣,但把自己的小命也搭进去,刘渊却敬谢不敏。
因为刘渊的缘故,自大军抵达之后,刘聪已经不能掌控军事了,但眼下的情况,却是给了他一个机会。
“父亲啊父亲,你千不该,万不该,就不该让我等到这个机会啊!”在危局之前,刘聪私心中却是有些兴奋。
刘渊想要他牺牲,但是却也给了他一个机会,让一众部族能看到他的魄力和能力!
而这也就是他梦寐以求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