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目标骨冢(1/2)
突击队的编制调整绝非一时的心血来潮,整整八个师的庞大编制在极短的时间完成重组,无论速度还是效率都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之后几天,大量战舰和飞船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抵达土星基地,除突击队之外,大量的舰载航空兵和战舰兵差一点将土星基地塞爆!
大量兵员的抵达,滋生了大量的治安问题,都是气血方刚的年轻人,一言不合,难免大打出手。
基地方面的人手异常紧张,根本抽不出人力维持秩序,不得不将突击队员派出来充当宪兵。
可是宪兵这个活哪是什么人都能干的?突击队员一向眼高于顶,第一天上岗,就因为犯事的士兵不服从指挥而大打出手,打伤了十几个战舰兵。
穿一身铁壳子,再打不赢还不如买块豆腐一头撞死。
军队里打架是常有的事儿,但是敢跟宪兵伸手的还真不多见,更难得一见的是宪兵居然毫不犹豫地“该出手时就出手”。
这种事可大可小,挑刺的战舰兵挨处分是跑不了的,至于打人的突击队员……不疼不痒地训斥几句,就算完事了。
关键在于突击队员的身份是宪兵,更重要的是打赢了。
而那几个战舰兵,挨处分的表面原因是违纪,实际上,却是因为打输了,丢了所在部队的脸!
看似毫不讲道理,实际上却是军队的一项传统,但凡士兵打架,所属部队的主官第一个问的都不是为什么打架,而是谁输谁赢。
只要没造成严重后果,赢了的即使挨处分,也是不疼不痒,打输的倒是免不了打扫一个月的厕所。
赶上主官心情好,没准还要“鼓励”一句:“下回再打输,老子罚你扫半年!”
甭管究竟是怎么个过程,出手狠辣的突击队员很快控制了形势,虽然私下里的“对决”无法禁绝,但公开的“拼搏”却在几天之内得到了根本性的控制。
然而这样的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源源不断的飞船运来了大量的物资,除去士兵和装备之外,还有大量的武器零件。
运输武器零件的飞船不必停靠基地,而是直接靠近仍在建设中的巨型球体,将船上的零件全部卸下,就地组装,安装到球体之上。
仅仅几天的工夫,原本光秃秃的球体表面就布满了巨大的激光炮锅,就像一夜之间长出了一大片金属的蘑菇。
蘑菇的丛林之下,遍布林立的导弹发射架,密密麻麻如同草丛。
当所有的武器安装完毕,球体开始进行全面测试,对激光炮锅的反射镜进行微调定位,历时三天后,完成调试的武器全部收回球体内部。从表面上看,就是个巨型金属球。可是实际上,它却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第一座太空要塞。
它有一个不公开却也没有刻意保密,且古韵十足的代号:圣剑。
不明就里的人也许会奇怪,为什么中国人建造的要塞会起个西方的名字,因为这个名字会令人联想起圣骑士和传说中的石中剑。
然而中国上古传说中,也有一把圣道之剑,那就是由众神采首山之铜为黄帝所铸,后传与夏禹。剑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剑柄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传说是天界诸神赐于轩辕黄帝击败蚩尤,内蕴藏着无穷力量,斩妖除魔的轩辕圣剑。
传说虽不可信,但这个一个代号,其中的含义不言自明。
圣剑要塞建成之日,八千突击队员进驻基地,随后,八个天军航空兵师和二十二个空军航空兵师进驻地塞。
除此之外,控制要塞的战舰兵也达到创纪录的两千四百人,其中绝大多数是从海军抽调而来。
没有时间磨合,没有时间熟悉,所有官兵就位之后,圣剑要塞立即出发,提前半年飞向预定拦截轨道。
经过十几波导弹和几十波小行星的持续轰击,骨冢仍然没有改变航向规避袭击的迹象,骨冢肯定拥有移动的能力,但是移动可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所以外骨人定可挨导弹,也不愿意改变骨冢的航向。
就算是个高中生,也能计算出骨冢的运行轨道,拦截骨冢的计划立即提上日程。
伴随要塞的,是以中美俄三国舰队为主,其它国家的战舰为辅的联合舰队,除183艘巨鲸舰外,联合舰队战舰总数破千,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舰队。
其中不乏以商业飞船改装而来的薄皮饺子。
这支舰队,已经拿出了人类所有的家底。
巨鲸舰队返回时,叶飞看到了要塞几乎有土星基地三分之一大小,但那只是因为视角问题产生的视力错觉。实际上,圣剑要塞大概是土星基地五分之一大小,直径大概十六公里,是巨鲸舰的二十二倍。
这样庞大的要塞,比上百艘巨鲸舰挤在一起还要庞大得多,耗尽了土星基地历年积攒的所有材料储备还不算,甚至不得不拆掉基地一部分不重要的结构,才堪堪满足需要。
由于体积和质量过于庞大,要塞根本无法装备引擎,为了让它运动起来,设计师在要塞表面临时加装了上千台一次性脉冲震爆引擎,引擎阵列将逐步启动,逐渐将巨大的要塞加速至每秒一千公里以上,在三个月的时间里飞越五十个天文单位的遥远距离,在冥王星轨道之外迎击骨冢。
破坏永远比建设容易,御敌于国门之外,同样适用于星际时代。
建成要塞仅仅只是第一步。
三千要塞兵,将在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