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七章 损失不计其数(1/2)
逃命,争先恐后的逃命,没有人愿意在这种时候落在后面,因为如果腿脚慢了,那等待他们的将会是燕军 x 23 u
大军全面的溃败,纵使将领们再怎样声嘶力竭的想要重整队伍,可在这种时候,哪里还会有人听他们的喊叫,各自逃命人心惶惶,是做将为帅者最惧怕的场面。
很多才刚刚被重整起来的部曲又被溃兵冲击了,结果就是将军们好不容易集结起来的部队转瞬之间再一次随之崩溃。
甚至还会裹挟着将领一起逃窜,局面的混乱已经不是个人能够左右的了,这不是什么小规模的战斗,也不是几千几万人的战场。
而是双方加起来近五十万人的大规模战役当中,刨除掉李景隆留下守营的将士以外,这白沟河两岸的战场当中也不下三十余万人。
如此大的数目,在己方全线奔溃的状态下,就算是当年的中山王在世也恐怕只能摇头无奈束手无策的啊。
然而这还不是最坏的情况,单单李景隆帅旗被当腰折断,导致的士气奔溃还不足以让全军都陷入到彻底的溃败状态。
实际上还是朱棣的一手突袭起到了决定性的效果。
由朱高熙所率领的一部精骑直接绕到了后面冲杀进入李景隆的军阵当中,此时正当南军士气下跌士卒混乱的状态,再加上朱高熙个人的勇武那基本上是谁当杀谁完全没有一合之敌。
杀的李景隆是心肝俱碎,就算没怎么害怕呢也快要被吓死了。
眼看着敌人骑兵的铁蹄都快要踩在自己的脸上了,李景隆怎么可能还一动不动的干坐着等死。
他可没有朱棣那种天子亲口的保命金牌,被朱高熙杀了放到人家那边叫阵斩敌将,还是大军主帅国公一级,无论怎么看都是大功一件,试问这种极其诱人的功劳摆在你的面前,谁人不会动心,谁人不会拼死去争一争啊。
所以此时不跑还更待何时,李景隆也顾不上什么前线的大军了,也完全没有考虑这件事之后天子朱允会如何的恼怒,自己又该面临怎样的责罚。
那些都是将来的麻烦,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可是朱高熙的突阵,首要的还是保全性命再说吧,都没准活不过今天了,那还谈什么将来呢。
因此,李景隆是二话没说,连个犹豫的念头都没有过脑子,直接带着亲王拔腿就跑,那速度怎一个快字了得,朱高熙硬是没有来得及追上去。
眼看这么大一个功劳从自己的手中滑走了,朱高熙怎么可能高兴地起来。
不过李景隆跑了到时更加奠定了他们的败局,虽然没有摘得景隆的头颅,可朱高熙转念一想,大不了自己作假一下不也没什么问题吗。
想罢,朱高熙从身边找了一个身着百户衣甲的死尸割下了头颅,将发箍打散头发弄乱,再将血抹在这死人头的脸上。
如此一来披散下来的头发,脸上的污渍血迹,基本上就可以以假乱真啊。
虽说想要骗过那些经常和李景隆接触的人是蛮困难的,可朱高熙本来就没打算骗那些高级将领们。
他是将目标放在了下面那些士卒的身上,这些人可不是每个都认识的了大军主帅,平常看衣甲,现在一个脑袋,朱高熙说是那就是,反正他们也不可能走近来仔细观察反驳,似是而非的东西在这种时候可比真的还有用呢。
也正是因此,先有帅旗突然当腰折断,再有朱高熙突袭主帅中军举着一个人头大喊主帅已死。
这两相结合之下,大军焉有不溃败的道理,谁来都不好使,反正没有士气打不下去了,赶紧逃命吧。
如果这种情况都能够顶得住士气不下跌的话,那只有两种情况可以解释的了。
一就是李景隆根本不是大军主帅,杀这么一个人就跟杀掉一个路人一样完全不会对全军士气造成一丝一毫的影响。
二就是李景隆是主帅,但整整数十万大军根本不在乎他,军心所向并非在李景隆的身上,而是由另外一员有足够影响力的将领在真正的指挥大军。
显而易见的是,这两种情况都不符合条件,南军全面奔溃的结果自然是无法更改也根本就阻止不了的了……
一败而溃,朱棣很快便冲破大军和朱高熙来了一个汇合,竟是直接杀穿了南军数十万士卒的阵线。
然而实则情况确实在这种时候大家都顾着逃命,哪里会有人去不要命了阻挡朱棣,更别提那朵颜三卫了。
乱军之中,南军将士从下到上的折损都非常的巨大,甚至连都督瞿能都战死沙场,他的那个表现英勇的儿子也没逃得了,都被燕军将士们给斩杀了。
就这种情况下,平安还想要整顿一部分士卒作为断后,以免被燕军衔尾追杀,如此的话战败所产生的折损可就太大了,大到谁都承受不起的程度。
然而这等近乎于异想天开的想法,却是在朱能率领的铁骑冲锋之下赫然崩碎,一点还手的能力都没有,平安如果再坚持下去,朱能绝对不会吝啬在自己的功劳簿上添上一笔的……
再没有人能够重整军士,李景隆已经带着人向南跑去,下面的士卒云从;另外一面则是郭英带着一部分人想着西边撤离,也带走了一部分溃败的士卒。
原本气势汹汹势要平燕的朝廷大军,在这白沟河战场之上再一次被朱棣给击溃,扔下了无数粮草辎重不说,此时的燕军可没有停下停下追击的脚步。
在朱棣亲自带队的情况下,一直跟在败军的屁股后面,追上了便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