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人到用时方恨少(1/2)
计划初定,自然得需要找人来执行,还必须要是可靠之人才能让朱允炆放心,以免事情败露引发更坏的后果。
到时候真有人说他这个大明帝王,竟然派人去给自己的皇叔下套,还是让皇叔的亲儿子做这等龌龊之事,那可就真的有意思了。
大明新帝登基未稳,便传出来这等肮脏传闻,先不说其他人认为真假与否,但是这种风闻极差的消息涉及到朱允炆这件事,本身便对皇权帝王有极大的影响,甚至可能造成一些异常恶劣的后果。
所以此事必须要交给值得信赖且有能力有胆识的人去办才成,不然这事情没有办妥,到时候又引火上身自己给自己挖坑,那才叫真的自作自受呢。
可让黄子澄他们提计划到是可以,但真正需要派人去执行付诸于行动这方面,可和他们三个没有什么关系。
就算是在下面地方待了多年的方孝孺,也没有这种本事,更别说他原来只是一个汉中教授,说白了就是个教书先生罢了。
而唯一一个能有委托出去的兵部尚书齐泰,也不过是个纸上谈兵的花架子,让他执行一个城门袭杀计划都失败导致事情变得复杂起来,也正是因为他这件事才传出去所谓的消息,才有这后来补救的注意。
所以甭管是提出计划的黄子澄,还是作为新晋心腹重臣的方孝孺,亦或者如今立功心切的齐泰,他们三个都没有本事去办成这件事,甚至连在下面找一个合适的属下都挺费劲的。
因为他们三人说白了在朝中基本都是无根之浮萍,上面靠着朱允炆这个天下第一粗的大腿,下面却是什么都没有。
根基,家世,师生弟子等等,除了方孝孺这位儒学大家做了几年汉中教授,能有一些在京士子为关系以外,其他两人干脆就是孤家寡人的状态。
之前作为东宫属官的黄子澄本身是跟着前储君,也就是朱允炆的父亲懿文太子朱标身边。
那时候还有一些同僚,而且可以说是前路光明一片坦途,那需要他去交集别人,完全就是其他人来恭维他的状况。
可后来朱标病逝,那一批东宫太子储君麾下的属官大多离散,十人有九人都被调往了地方为官,这几年就根本没有会来过京师,也就是黄子澄等寥寥无几之人还留了下来,顺理成章的就成为了新一任储君,也就是朱允炆的属官。
而其中作为身份最高,学士最广博的黄子澄,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朱允炆的老师,更别提他们两人本来便兴趣相投心志相符,堪称良师遇高徒。
那有了储君作为依靠,黄子澄自然就不想着下面这些官僚交际问题了,更别说在他眼里自己是何等的清高,自己和储君朱允炆有着相同的崇高志愿,又岂是那些庸俗臣子们能够明白的。
所以他自然而然的放弃了发展心腹的机会,或者说他已经认准了将来自己位极人臣,什么心腹不心腹的根本没有用处。
而齐泰则和黄子澄的情况差不太多,只不过他们两个一个是自己主动放弃,另外一个却是根本没有什么人缘,就算齐泰做到了兵部左侍郎的位子,依旧在自己那些同僚当中没有什么好的风评。
也或者说是根本就没有几个人能受得了他的脾气和怪异性格,所以才导致他被人疏远,和他自己不愿人更深入的攀谈交涉,活脱脱的做了很多年的孤臣,这样便一直到了他被黄子澄看中以后。
知道那时候,这位在洪武朝做了很多年孤臣的兵部侍郎,才算是真正的找到了自己的组织。
虽然这么多年他也没有入了朱元璋的法眼,能做到兵部左侍郎的官职,更多的是因为大明这一朝六部里面各官职交替更换情况十分严重。
说白了大部分原因就是朱元璋杀的太狠了,像是割韭菜一样一茬接着一茬,割完了再培养一批上岗待命,这一批熟了就割掉,再让下一批上去。
而且在朱元璋的意识里,根本就不打算让一个人坐在一个官职上做长久了,因为他自始至终就不放心这些朝廷官员。
所以这大明的六部官吏,包括尚书一职,或者说尤其是尚书,侍郎等高层官吏,这一批人被轮换调动的次数那简直如走马观花。
时常某一位大员调任吏部尚书一段时间,便转调去兵部,没多久又会调到工部,礼部等等,搞得朝廷了六部里品阶高一点的官职,就没有一个能坐的长久的。
而齐泰这个兵部左侍郎就是轮任的结果,也算是他功绩评优调任升迁了,却还是该不了他那个人的臭毛病。
所以这黄子澄,齐泰两个人,都各有各的原因,在整个朝廷文武百官当中,除了极少数的同乡或者同科进士之外,根本就没有什么太过熟悉之人,甚至那些同乡和同科都算不上有多熟。
他们俩都是如此,那就更别提在地方上做官多年的方孝孺了。
这位前脚还是教书先生的老学士,后脚便被朱元璋一直诏书召进了金陵城来,摇身一变成了朱允炆的辅佐大臣。
前前后后也不过是月余时间,就算方孝孺有心想要和百官们熟悉熟悉,那也得有足够的时间才是。
本来他还正打算重新认识认识现在的大明官场呢,可没想到朱元璋直接撒手人寰,再有后来城门那件事发生,一来二去忙到现在,自然也没有什么功夫。
再加上他本身便是外臣入京,现在和黄子澄齐泰两人的关系都没有说有多好呢,更别提其他的朝臣们了,自然在这件事上也没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