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 与其静观其变,不如主动出击(上)(1/2)
蒋瓛毕恭毕敬的拜别师傅,戴上兜帽匆匆的离开了此地。
与来时相比的神色不定略显慌张,此时的他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地味道,心中早已不再是彷徨的模样。
而经历了蒋瓛到来的农户也和往常那般毫无区别。
依旧没有人直到那所谓的聋哑汉子其实是锦衣卫的高手,且还是装出来的样子。
自然也没有人直到那风烛残年的老人正是当年叱咤风云的锦衣卫第一任都指挥使毛骧,毕竟谁见到这位须发皆白骨瘦如柴,甚至连下地走路的力气都不复存在的老朽,都不会和当初那气势蓬勃手段狠辣的毛骧联想到一起。
只是这位垂暮老人已经看破了生死,也没有什么野心,在此地修养恬淡多年,也没有说什么放不下手中权力的表现。
现在的毛骧只是在等死罢了,也许用不了多久他就会魂归西天,那时也不过是死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乡下老农罢了,伤心者莫过于他那装聋作哑的中年儿子,其余人碌碌生活,怎么可能关注的这么多,更何况毛骧这个名字早就已经在当年确定了死亡,是一个已经不存在于世间的人物,在死一次又有何妨……
与其说这一次来毛骧这里是让他给出答案,还不如说在当蒋瓛选择了来到这里的时候便已经在心里有了自己的想法,或者说做出了最适合他的选择才对。
在一个明显不喜欢锦衣卫,甚至还有极大的几率彻底裁撤锦衣卫的帝王面前,蒋瓛还有什么忠心可以献出。
与其继续选择朱允炆,还不如去找一个能够让锦衣卫继续生存下去的土壤,而朱棣恰好就是目前看来最合适的人选。
不过这一切还都是假想,未来的路究竟怎么走,蒋瓛其实还是一筹莫展的状态,但最起码他现在面临的选择难题已经是得到了解决,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这份关于是否拦截那日城外具体情况的情报,终于是在最后的时刻才被蒋瓛递到了朱允炆的面前。
当蒋瓛顶着朱允炆那明显带着厌恶神色的注视下,他心中最后的一丝不定也消散无踪,终于是不再对眼前这个帝王抱有一丝的幻想了。
而朱允炆得知消息已经走漏,且没有什么阻拦封锁的可能性之后,心中自然是恼怒不已,虽然还不至于迁怒于蒋瓛,却也比平常脸色上更加难看,完全不像是一个帝王面对朝廷三品指挥使时的态度。
蒋瓛对此自然也没有什么表示,帝王的神色还不是他这个下臣能够决定的,更不用说如今已是离心不复忠诚的蒋瓛了……
现在在朱允炆心里最可靠的自然只有黄子澄等三人,不过现在三人的地位到是和以前不一样,发生了一点点变故。
起因自然是这一次城门计划导致,结果就是齐泰的计划破产,还差点让朱棣当场和朝廷翻脸,以引起更大的动荡。
而临危受命出面详谈的方孝孺却表现的很好,颇让朱允炆欣赏满意,那自然而然这地位上便有所偏颇。
原本是为君师的黄子澄子首位,其次就是齐泰,最次才是后进幕僚方孝孺。
现在确实方孝孺和齐泰两人换了个位置,虽然身份权力乃至官职上还没有什么变动,但谁都能看的出来如今朱允炆对方孝孺的恩赏,甚至都有冲击黄子澄地位的可能。
而原来黄子澄和齐泰两人本就是一系中人,也是最早的东宫储君一党,更可以算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情况。
齐泰办事不利,虽然和黄子澄没有关系,且完全就是天降横祸的下场,可仍然免不了在朱允炆心中重要程度受到影响。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黄子澄十分不待见齐泰的缘故,两人已经有段时日没有说话了。
不过这也终究只是一时不快,在黄子澄眼里齐泰还是自己人,而方孝孺始终是外人,于齐泰眼中自然亦是如此,新老之间的隔阂可不是那么容易消弭的。
但现在三人还得一同进宫面圣,一起商讨事宜。
毕竟朱允炆需要三人的协助,可不需要三人勾心斗角争权夺势,如果那样的话所谓三位心腹重臣,也不过是玩笑罢了。
这不,得了传召的三人匆匆赶往宫中,在路上难免要碰面。
结果还是齐泰黄子澄走一边,方孝孺走另外一边,两方之间始终隔着那么一段距离,而这段距离便是臣下之间互相竞争关系的体现。
不过现在显然不是考虑这些题外问题的时候,主要还是想办法处理那一日城门事件泄密为主。
朱允炆是明确的下达了封口令,虽然也知道阻拦不住,可没想到这才几日的功夫竟然就能传了出去,还真是没有想到啊。
然而事情既然已经发生,当是想办法弥补才是,而不是在这里长吁短叹的苦恼。
与其坐在这里查什么人泄的密,还不如考虑还怎么应对接下来的问题,或者说面对得知这消息的天下藩王,去消除这件事情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才是。
此时,黄子澄不由得眼睛一亮,深觉这正是一次为陛下分忧让两人地位回府的机会,最起码拦不住方孝孺的晋升,那也得接着拉开他们双方之间的距离才是。
“臣思虑,既然此事已经泄密,那就算我等反应再快,也难以改变太多,甚至还有可能弄巧成拙,以出现更多不便的影响。”
黄子澄微微一顿,接着说道:“所以臣觉得,与其坐观其上不为所动,任由这流言蜚语对我们造成影响,那还不如主动出击先下手为强的好!”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