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节 李氏申冤(中)(1/2)
原来,这媳妇名唤李氏,与丈夫唐阿水本是自一起长大的邻里,两情相悦,最终也结成了连理。这本是一桩天遂人愿的喜事,但唐家家道清贫,每日只能薄米陋衣的过日子。唐阿水不忍见爱妻与自己一起受苦,便在新婚两个月忍着分离之苦,跑去跟人当伙计学作生意。唐阿水是吃苦耐劳在外面风餐露宿,李氏也是远离家外的登徒子弟骚扰,只在家孝敬公婆,持家勤俭,虽是难免有分别之苦,但二人都相信忍耐上一阵子一定能把日子过好,守得云开见月明。
三日前,出外旬月的唐阿水终于回到了家,夫妻团圆喜悦恩爱自不必,第二天清晨唐阿水起来解手,却突然现院子里的墙角边上有一个蓝布的包裹,打开来看,里面赫然是一双金镯子和一只银制的酒杯。
金银的饰器皿在清晨的阳光下闪闪光,有些刺眼。人都“人无横财不富,马无野草不肥”。唐家正是缺钱的时侯,唐阿水本想留下换了钱去,但媳妇李氏却觉得这指不定是谁家遗失的物品,如此贵物不能乱留。咱穷也要穷的有骨气。几经商议后,唐阿水还是听从了妻子的意见,便拿着这个布包裹到街上去到处寻人打听,“请问你有没有丢东西啊?你认不认识一双金镯子和一个酒杯啊?”
一连问了十好几个人,都不是自己的包裹。唐阿水一个人在街上晃晃悠悠,逐渐走到城里的书画古董店门口,个一时心起,想估量一下这东西的价钱,便抬腿走了去去,把镯子和酒杯往柜台上一放,掌柜的拿起来一掂量,眼睛里突然有了几丝亮光。
“哦?怎么样?”唐阿水紧张的问,这家店的掌柜姓余,名唤作余不算,听早年还曾东渡过倭国,时人也笑称“余桑”,见过些世面,也颇识货。
“嗯,东西不上多精美,但也值些银钱。”余不算把金镯子拿到了口前,唐阿水以为他是想咬一口试试真金,却不想他拿着凑到鼻端,使劲的嗅了嗅。
“似尚有些沉土味道。”余不算轻声喃喃的道。
“什么?”唐阿水有没听清,伸长了脖子问道。
“没什么。”余不算眼里掠过一丝精光,然后笑着道:“客官您先坐会儿,这镯子上的纹理似有什么讲究,可能很值钱,我去后堂请我们的师傅看看。”
罢,将金镯子还给唐阿水,紧接着唤过一个伙计细声叮嘱几句,给唐阿水搬来鼓凳,倒上茶汤,自己就匆匆的往后堂走去了。
等了约一柱香的时辰,眼看的余不算还没回来,唐阿水有失去了耐心,正想起身往回走,却突然看到店里走进来了两个衙役,见到了唐阿水劈头就问道:“我听人你手里有个蓝布包裹,里面有金镯子和银酒杯?”
“啊,是呀。”唐阿水忙站起身来应道:“难道是差官大哥丢失的?那你能一下这金镯子和银酒杯都是什么样的吗?上面有什么花纹?如果对了,我这便物归原主。”
衙役们把身一闪,亮出一个人来,唐阿水一看,认识,是本城有名的员外,本名唤作周义兴,人称周半城。意即此人家财雄厚,可买下半座县城来。
这是一座城,人口稀少,县中百姓也大多数并不富庶。但并不能否认这县中还是有一两富户的存在的。这个周员外,便可称的上是城中富,家中以药材生意起家,世代经营,颇是积了些钱财。
周义兴凝眉想了想,然后道:“金镯子上应该雕的有双鱼戏莲图,那银酒杯上倒是没有花纹,只有杯底有个的‘乐’字。”
唐阿水一听,“唉呀,果然都对了!”
“对了便好!”旁边的两个衙役也不待唐阿水和周义兴再话,从腰上摘下一副铁链子,当啷啷一声响就把唐阿水给锁上了。
“走!衙门里话!”
唐阿水当时就懵了,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被两个衙役推搡着向县衙走去,只来的及收街上的乡邻们给自己妻子报个信儿。
李氏在家听了别人的传话,初时不敢置信,直到多个人跑来跟自己这事,才慌了手脚,赶紧跑去县衙,得到的答复是:丈夫唐阿水盗墓取脏,已经入了大牢,这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原来,最近几个月县里多个墓室被盗,不仅赔葬物品被人洗劫一空,连尸骨都曝遗在荒野,一时激的群情汹汹,连上一级的州府都听到了报信,下文斥责地方牧守无方,致使盗贼横行无忌,严令限期破案。
县令马如忠为此事焦头烂额,县里三班衙役也是倾巢出动,忙的四脚朝天,却还是没有什么线索。
不巧,这一日有两个衙役正在街上巡逻,猛然听到街民议论唐阿水意外得到了一些金银之物,急忙请来了失主之一的周员外,当街查获赃物,逮了个正着。
唐阿水到了县衙也是一个劲的喊冤,但自古以来跪在大堂上的犯人有几个不喊冤的?马县令签子一掷:“给我打!打到招供为止。”
直打得唐阿水晕死过去两回,这才不得不招供画押了。
听到这里宋君鸿脸上突然变了颜色:“他招认了?”心道这讼状可不好写,你都认罪了这官司还怎么打?
李氏也不应话,只是低着头抹眼泪。
“这也不能怪他男人。”老董在边上插嘴:“典型的屈打成招!那天大堂审案,我也跑去瞧热闹了。大老爷几乎没怎么问话,只是喊着不停的打、打、打了。血都糊了一地,板子、夹棍、绞索全上了,铁打的人也没有几个受的了这种用刑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