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千里不留行(1/2)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如此豪杰之士,为何就不能为我大隋所用?
不留行,当真是不留行啊,你们逃离了长安,只有去太原了。
能够去太原的路不多,某倒要看看,你能逃出长安,还能逃回太原?”
当屈突通赶到的时候,柴绍已经带着人跑远了。
三百追兵最终还是没能拦下能够一边杀人一边吼诗的主将,那一刻的柴绍和他的护卫就像是一个整体,整齐地吼出侠客之诗,其势不可挡。
三百骑兵没有一人生还,三百战马,除了受伤和死亡的,剩下的也被柴绍一起带走了。
同时带走的还有武器,以及少许战甲,这对于隋军来说是一个耻辱。
但是屈突通知道,在战场上战马是多么的重要,物资也是多么的重要。
能够在这个时刻想到把战马和物资收留回去的,定当也是一个知晓军事的能人。
而且根据后来跟上的步兵口述,听到了那齐声大喊出来的诗句。
感叹这位能够作出这样的诗的柴绍,也是一个豪杰之士,早些年就听说过柴绍此人。
不过那个时候的屈突通心中觉得柴绍不过是凭着家世比较好,所以才有的好名声。
但是现在看来,柴绍此人的确是一个豪杰之士,能文能武还深谙谋略,将来必定是一个大敌。
直接派出军队从各个道路追击,然后迅速回长安,把这件事情上报朝廷。
柴绍带着家眷跑了,很有可能是太原方面有什么异动,也就是李渊或者是柴家要造反了。
这可是大事情,李渊可是太原留守,也是隋朝八柱国之一,还是国公,手中握兵有八万之众。
如果李渊要是造反了,长安也就危险了。
满身是血的柴绍此刻已经压住了心中的那份不适,对于血腥战场适应的很快。
此刻的他已经追上了李三娘的部队,吊在后面。
因为他刚刚经历了一场恶战,全身都是血腥味,不想让李三娘闻到,让她不适。
跟在后面的那些护院,此刻都是以敬畏的目光看着柴绍,这个带着他们打仗。
在战场上吼出了那么有气势的诗句,可以让他们一生自豪了。
从这一刻起,这九十多个护卫的心还有柴绍的心也都拧在了一起,他们为柴绍是尊。
到了鄠县的时候,太阳已经快要升起,一夜没有休息的众人,再加上一夜的奔波。
在这个时候精神其实已经涣散,但是那九十多名护卫,却还是用信念支撑着自己。
鄠县县城早已经是李家的,就是到现在,还是李家的。
见到柴绍大军之后,立即打开了城门,放李三娘还有柴绍进入。
这个时候,柴绍衣服上的血腥味已经淡了,因为血液差不多都干了。
在百姓异样和担心的目光之下,李三娘随着柴绍来到了柴家庄园里面。
柴绍直接去洗漱了,再不洗一下澡,他感觉自己晚上真的要做噩梦了。
李三娘安顿好了小柴哲之后,就开始接手了柴家庄园,并且把鄠县李家的产业开始变卖掉。
这是在长安和柴绍计划好的,到了鄠县就卖家产,然后招兵买马起义。
从鄠县开始,先攻打始平和周至,在周至安营扎寨,然后抵御长安的朝廷,顺带把关中之地打下来。
而这一系列主事者则是李三娘,柴绍愿意当一个军师,同时也兼任武将。
而长安的朝堂这个时候已经争吵起来了,就因为一件事情,那就是李渊会不会造反?
有的官员说会,有的官员说不会,不能冤枉李渊,不能逼迫他造反。
也就是说,有人支持直接禀报江都的皇帝杨广,李渊造反了,而有的大臣则是觉得,李渊这个时候并没有要造反。
太原还没有传来消息,不能乱下结论,到时候真的逼迫李渊造反了,他们就成了罪人。
到了最后,一直跪坐在那里的阴世师发话了。
“好了,你们不要争了,柴绍逃跑是真,还杀了三百大隋将士,其罪已经是谋反之罪。
依律法,其罪当诛,所以我们要是杀了柴绍,柴家还有李家定当会不满,造反也可能是早晚之事。
李渊虽贵为国公,但是这一切都是其祖上之功德延续,他是立功不少,只是其心并不忠。
此人我们不得不防,一旦李渊造反,首先受到影响的便是这长安城,所以,老夫建议。
立即增兵前往关中各个关口,防止李渊造反,也顺便将柴绍缉拿处死!”
阴世师的一番话,让朝堂之上的大臣都醒悟了,他们在这里争论已经没有用了。
到时候李渊要是真的打过来了,他们肯定会失去这一重身份,到时候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官了。
只不过,当长安知了柴绍的行径之后,也是在柴绍攻下了始平县城之后。
到了鄠县之后的柴绍,一直跟在李三娘的身边,听从于李三娘,帮助她一起,完成她当将军的梦想。
其实不管如何,柴绍都不可能会是领军者,因为他虽是李家的女婿,但是并不是上门。
现在造反的是李渊是李家,并不是柴家,他只能听命于李家而不是自己当家做主,扯旗造反。
李三娘做事情起来,绝对就像是一个工作狂一样。
只有在给小柴哲喂食的时候,才是一个温柔贤惠又善良的母亲。
这一刻的李三娘才是最轻松最放松的时候。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