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亿万宠婚:一见玄少误终身》

530小说网(530book.com)

首页 >> 亿万宠婚:一见玄少误终身 () >> 第165章 多虑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530book.com/111853/

第165章 多虑(2/4)

几案正中有一幅写了一半的字,那是龚毓闲来没事随手临摹的先圣的字,她知道太子素爱书法,自不敢班门弄斧,却可以玩赏一二,以前太子偶来齐平宫时也会教她写几帖。宣纸的左上角有一块端砚,端砚上搁着早已干却的毛笔。几案的最右边还有一支玉箫,是三年前太子赐给她的,她一直视为珍宝,爱不释手,寸步不离身。

龚毓懂苹律,会不少乐器,但她最擅长的还是吹箫,她尚未进东宫时,名声便已传播很远。太子也爱箫,却不知为何,始终无法与龚毓合韵,久而久之,太子便很少与龚毓一起吹箫了,更多时候是龚毓一人倚在窗前独自吹奏。

案上物件虽少,却是素雅清淡,这是太子对齐平宫一直赞赏有加的原因之一。几案看似普通,却是极贵重的东西,是龚毓托父亲百里挑一寻来的,这是老花梨木黑漆龙凤案,案面光洁,中心无饰,四周饰以螺旋水涡纹,设计非常精美,下边层次复杂,最底部是麋鹿的造型,炯炯有神,往上是群龙盘曲,又加以凤凰翱翔,雕刻细致。

再往周边,水涡处又加上了凤、鸟、蛇、蛙等多种动物,栩栩如生。最上层边角一周还雕饰有蝉纹、夔纹、饕餮纹等多种繁复样式,构架精巧而耐看。龚毓对待这只几案极认真小心,生怕弄坏了一角或是刮破了漆。太子对这只几案也非常称赞,这些年来每到齐平宫都会说龚毓的父亲眼光极好。

太子脱下了外面的袍子,只穿了一身中衣躺在龚毓的绣榻上,他双臂交叠放在头下,眼睛盯着顶上的帐幔,眉头紧锁着,像是在思索什么。

龚毓先叠好太子的衣裳,随即放下榻尾缠着珠穗的红色帐幔,安静地看着身边的太子。红烛高高地燃烧着,龚毓心里很温暖,想起了六年前那个初春,她穿着大红的嫁衣来到东宫,青春年少,好梦轻娆。

“那个夜晚也是这般,红烛高燎,夜空安谧。”龚毓心想。

她坐在葵花青铜镜前,看着自己一如六年前的面庞,没有衰老,亦没有憔悴。她拿下头上那支长长的翡翠凤凰钗,扎好的凌虚髻立即散开,镜中的她更显妩媚与妖娆。她抚摸着自己的秀发,微笑地看着镜里的自己。

也许,这么好的年华遇见这么好的良人,该是她一生的幸运,然而如果他只属于她,那该是多好。

龚毓没有再多想,暗暗下定决心:“我会争取的,一定会。”她瞥头看向床前,那个能够带给她所有的男子,那般温和,那般平淡。她又想起了自己的孩子,萧,她的儿。她的娘家不及素安,她没有过多显赫的家世,她的孩子又不是长子,然而这都不是能够打败她的理由,她要靠自己为她的儿争取到一切。

她叹了一口气,起身褪去外面的深衣,只穿着素白色的中衣,若翩鸿走到榻前,熄去几支红烛,缓缓放下榻上两边的红色帐幔。

夜色如水,灯火明灭。

二十四夜,民间的小年夜。王家早早祭灶完毕,按当地的风俗和自家的规矩,二十四的晚上应该吃饺子和炒蚕豆,另外再加上一碟芝麻糖糕。太阳刚刚偏西的时候,姐妹几个便已经把饺子包好了,就待到了晚饭时间下锅烹煮。

这会儿一大家人坐在锅灶边闲谈,吃糖糕,剥花生,郑如的母亲在堂屋打扫没有过来。此时的郑如和萃萦已不再穿着那一身庵服,换上了平常的衣服。她们都只用一根浅蓝色的丝带松松扎着头发,不施粉黛也不饰浮华。

“你们认得两位公子,一个姓徐,一个姓萧,是不是?”郑如的父亲王兴佑闲谈中问道。

郑如开口:“嗯,爹。他们是我们的好朋友。”

“这么说,你们都认得?”王兴佑继续问道。

郑语郑苹点点头,宛青说道:“是的,伯伯。”义莘年纪小,只顾着吃东西,并不参与他们的说话,义呈偶尔听一句答一句,他抢着道:“我不认得。”

郑语白了义呈一眼:“谁问你了。”

义呈讪讪地闭上了嘴,手上剥开一棵花生,萃萦冲他做了个调皮的鬼脸,义呈舌头一吐回敬她一下。

宛青说道:“伯伯,就是那位萧公子与阿苹仗义相助,我才……”说完低下了头。

王兴佑知道宛青的事情,没有让她再说下去,又问郑语道:“上次徐公子送了你们礼物,我看不是廉价之物,本不该收,听说徐公子执意让你们收下……”

郑语点点头:“爹,是这样的。我想,以后有机会,我们再报答两位公子便是。我见徐公子执著让我们收下,真过意不去。”

郑苹听到父亲和姐姐这么说,下意识地轻轻晃动了头上那支青鸟钗,倒没有多少过意不去。宛青那日挑了那支桃花白玉钗,她自小习武,性格有些男孩气,向来随性,倒带不惯女孩子喜欢的东西,只是她看到那支桃花白玉钗时竟也不禁爱不释手。

还有一支是郑语的绿玉蝴蝶钗,郑语没有要,送给了萃萦,萃萦很高兴,却舍不得钗上,说等到新年再带。郑如见姐妹们都分到了,也替她们开心,她自己是不喜欢这些的,所以并不在乎没有自己的一份。

王兴佑也没有说一些责备的话,他也是知礼节的人,他的父亲也就是郑如她们的祖父本是书香子弟,自幼饱读诗书,在北方一带也是有名有姓的士子,因为后来战乱,不得不逃难到南方,那时王兴佑刚刚十二岁。

王兴佑又问她们道:“时下新年将近,作为朋友,

状态提示: 第165章 多虑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