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改制(1/2)
太尉拥有开府之权,也就是说他可以招收人才进入幕府,成为自己的幕僚,为自己出谋划策。
刘瑞幕府如今只有几个人才,顾清、关化、吴链、孟胡四人罢了,不过刘瑞身为吴链的兄弟,幕府议事他也会在一旁,需要的时候出谋划策。
刘瑞看着众人问道:“诸位!夏启已死,不过我们的路才刚刚开始,如今关中虽然人少,不会能够动的地也少,近百万的百姓如何安置,还请诸位先生赐教。”
此时顾清和关化都没有说话,别看他们平时出谋划策,但是治理内政非其所长,此时碰到内政问题,他们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此时吴链开口道:“链以为,主公的封赏必会让天下诸侯杀得不可开交,此时我们便应该闭关韬晦,想要强己身便需要以旧换新,改换新制。”
众人眼前一亮,刘瑞心里更是高兴坏了,本以为中规中矩的吴链此时居然有话说,他连忙说道:“先生能否细解?”
只听吴链说道:“大周立国数百年,许多从开国之时便立下的制度,到如今居然毫无变化,曾经的立国之基到今日,已然成为了沉疴痼疾。
譬如察举制,由朝中官员考察推举人才为制,可如今早已成为世家大族提拔亲信,结党营私的工具,天下因孝廉之名号谓之曰:举孝廉,父别居;晋茂才,不知书。”
吴链这话在刘瑞这个世家巨头面前,竟毫不避讳,直接说了出来,刘瑞也未觉尴尬,因为他从一开始就把自己放在了上位者的角度。
或者说,他从一开始就在心里假设,如果自己是一国之君,该怎样治国,所以他并不觉得吴链说的有任何不对。
只听吴链继续道:“还有,大周朝立国之初便大肆封赏功臣、藩王,给予封地、免税等特权。
按祖制,一个藩王一年便要供粮两万石,抄两万五千贯,锦缎四十匹,贮丝三百匹,绢五百匹,纱罗一千匹,冬布一千匹,夏布还要一千匹。
其他各种开支更是不胜繁举,你们算过没有?一个藩王耗费国帑便如此之巨,那么多的皇室宗亲所耗费的国帑又是多少?
在下看了看各州郡每年的存粮,不到一万石,以两年存留之粮上不能供给皇室府衙一年之禄米。
北方,鲜卑、匈奴年年侵犯,中原叛军肆掠,危及天下,可将士的军饷却要东挪西凑。
这些事情,如果只是惩治一两个贪官,一两个藩王,能说得过去吗?”
说到这里,吴链有些激动,平民出身的他,对这些自然是深有感触。
只听他还在说:“不仅如此,官员几乎都是世族子弟,他们上任第一件事也是兼并土地,还有皇庄的宦官,兼并田产亦是不遗余力。
这些皇室宗亲,宫中宦官、各级官吏,所兼并之田庄占天下之半皆不纳税,小民百姓能耕之田不及天下之半却要纳天下之税。
那些不堪重负的百姓只能把土地卖给世家或者藩王,他们这样长此以往的兼并下去,百姓会一贫如洗,国库也会一空如洗。”
刘瑞听得也有些激动,身为世家,他自然明白这些世家是怎么兼并土地的,如今大权在握,自然会想办法改变。
他立即问道:“依先生之见,该如何改制?”
吴链见刘瑞有些意动,心中也开始激动,开始滔滔不绝起来:“首先,所有土地的人头税全部取消,重新丈量土地,以土地数量来收取税赋。
其次,所有世家和官员取消免税特权,如今主公大权在握,又有军权在手,想要废除特权轻而易举。”
刘瑞一惊,这不就是他前世的官绅一体纳粮和摊丁入亩吗?如果不是和吴链接触好几年了,刘瑞真的要怀疑他是穿越来的。
此时顾清开口道:“在下知道主公心动,奉智先生的方法虽好,但是现在还不能实行。”
刘瑞也冷静下来点了点头说道:“是啊!说到底还是缺人才,改制一旦开始,这些世族官员若是集体罢官,朝政顷刻之间就会瘫痪。”
关化说道:“主公既然要改制,那就需要足够的人才,随时准备填补职位空缺,当然了,这些人才至少不能全是世家子弟。”
刘牧叹道:“寒门弟子常年受世家打压,又如何回来投靠大哥?”
刘瑞想了想,突然眼前一亮,对顾清说道:“留芳,你执笔,我念你写。”
顾清打了一声:“诺!”
然后磨好墨,张开帛纸等待着刘瑞开口。
刘瑞想了一会儿,开口说道:“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
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早场几人愣住了,顾清写完之后,看着这篇文章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