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冢虎(1/2)
宁凡见吕素素逐渐被自己讲述的故事所吸引,不再去陷入思念姐姐吕雉的悲伤。
他不禁暗暗松了口气,决定再接再厉,哄好吕素素,让她不再伤心。
两人相伴数百年,彼此都看不得对方不开心。
故而,宁凡继续搜肠刮肚,想要哄得吕素素开心。
他做足了姿态,仿佛真的化身说书先生,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
话说这冢虎司马懿的家族,却是了不得!
晋武帝司马炎即位后下诏书说自己家族“本诸生家,传礼来久。”
这并不是吹牛,因为,司马氏家族,也是个诗书大家族!
炎黄古代的开国皇帝会追封自己的七世祖,就是自己的七代祖先(不算自己往上数六代),晋武帝司马炎也不例外。
他追封了自己的七世祖,这里边以他祖父司马懿的高祖父司马钧为第一代。
司马懿的曾祖父司马量为第二代,司马懿的祖父司马隽为第三代。
司马以的父亲司马防为第四代,司马懿为第五代,父亲和伯父司马昭司马师为第六代,自己为第七代。
这里主要是因为,他们司马家据史可考开始做官的就是司马懿的高祖父司马钧,曾任征西将军。
第二代父司马量曾任豫章太守,第三代司马隽曾任颍川太守,第四代司马防曾任京兆尹。
应该来说司马氏家族是一个累世两千石干部的世家大族。
司马氏家族传到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这辈儿时候可谓人丁兴旺。
司马防一共生育八个儿子,因为在字中全有一个“达”字,号称“司马八达”,分别是:
汉兖州刺史司马朗,字伯达;魏太尉(晋宣帝)司马懿,字仲达;魏太宰(晋安平王)司马孚,字叔达;魏东武城侯司马馗,字季达。
魏鸿胪丞司马恂,字显达;魏中郎司马进,字惠达;魏安城亭侯司马通,字雅达;魏安平亭侯司马敏,字幼达。
少年时的司马懿,也曾是一个“奇才“。
话说司马懿二十岁前也是一个标准的“愤青儿”,“常慨然有忧天下心”,也经常针砭时弊。
这被南阳太守杨俊素知道了。杨俊素来以知人善任著称,曾见过司马愤青儿,说他绝非寻常之子。
而尚书崔琰与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交好,却毫不留情面地对司马朗说:“你弟弟聪明懂事,做事果断,英姿不凡,你哪能比得上?!”
司马懿审时度势,投靠曹操,却因相貌,不被重视。
到了司马懿这辈儿,汉室衰微,天下大乱。
司马懿审时度势,认定曹操是一个能安定天下的人,于是便不在汉廷做官,投靠曹操,最开始做主簿这个职位,相当于丞相府书记员。
但是,曹操虽然赏识司马懿的才学,却不肯重用司马懿,这全是司马懿相貌惹的祸。
这司马懿天生一副“狼顾”相就是可以身子不动,脑袋180度转弯。
像狼一样据说这种相貌的人不忠诚,最终一定会背叛主人,所以曹操一直不重用他。
没想到最后司马家族果然背叛曹家,这到底是天定因缘还是司马懿恼恨曹操多疑?不得而知,只能令人唏嘘不已!
在魏国建立期间,司马懿与曹洪,谁也看不上谁
曹家人屡屡为难司马懿,这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历史上曹操的族弟曹洪与司马懿在年轻的时候就互相看不上,曹洪还打过司马懿小报告。
据《魏略》则记载,司马懿好学,而曹洪则喜欢舞刀弄剑。曹操屡次规劝曹洪让他读书,没办法,曹洪只得向司马懿去请教。
没想到司马懿看不起曹洪来往,竟然假装拄拐不去。曹洪由此记恨上司马懿,去跟曹操打小报告。
曹操征召司马懿,司马懿立刻扔了拐杖去见曹操为其效命。曹操哈哈一笑而过,曹洪与司马懿的仇算是接上了。
辅佐曹丕,奇断必中。司马懿不被曹操重视,转而走向曹丕,帮助曹丕夺得太子位,立下大功,从此之后便受到曹丕的信任。
司马懿的才能之一表现在他对军事的预测可谓百发百中。
219年,司马懿向曹操建议:“荆州刺史胡修与南乡太守傅方不堪重用,不应驻守边防,国家一旦有事,他们一定会投降。”
曹操未予重视。该年六月,镇守荆州的关羽,乘此机会率主力北攻荆襄。围魏将曹仁,水淹于禁七军,斩庞德。
胡、傅二人果然乘机降蜀。一时间关羽声势“威震天下”。曹操因为首都昌,距樊城很近,感到威胁,一度准备迁都。
司马懿又劝阻说:
“现在关羽坐大,孙权必定更不高兴。刘备久借荆州不还,孙权定会想办法对付关羽;关羽现在十分骄傲,离失败不远了。咱们坐观其变,干嘛要迁都呢?”
这回曹操听从了他的话,后来孙权果然派吕蒙袭取公安,关羽被其俘杀。
之后曹操认为荆州遗民及在颍川屯田的军民逼近南方寇贼,想把他们迁走。司马懿认为:“荆楚轻脱,易动难安。
关羽新破,诸为恶者藏窜观望。今徙其善者,既伤其意,将令去者不敢复还。”
曹操听了他的建议,没有移民。之前藏窜逃亡者果然都复出归化。220年,曹操去世,曹丕即魏王位,当时孙权正率军向西。
朝臣们认为樊城、襄阳缺乏粮,不能抵御吴军,请召守将曹仁回驻宛城。
司马懿则表示:“孙权刚刚打败关羽,正是他想和魏国结好的时候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