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七章 吃亏是福(2/2)
革开放的时候,曾经出现过很多具有华夏特色的东西,最著名的就要数“双轨制”了,不仅各种物资有“双轨制”,就连外汇这种关乎着国家最基本层面的东西,也实行“双轨制”。比如说1981年的时候,华夏美元对国币的官方汇率是1:1.7,可在华夏国内还实行一种内部汇率,这种汇率则是1:2.8。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也与当时的国情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那个时代,国家的各种物资都极为匮乏,外汇储备也少的可怜,因为外汇储备少而国内国币数量多,这才造成了这种汇率双轨制的情况出现。
尤其是到了七十年代末,随着华夏的旅游事业开始发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也不断增加,来华夏的外国人越来越多。那时候,华夏实行统一的国币市场,禁止外币在国内流通,外币不能直接和国币进行兑换。为了方便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在华夏消费,华夏银行就从1980年4月1号起开始发行外汇兑换券。
于是,在那个年代,华夏出现了一种不是货币的“货币”,在那个年代红极一时。
外汇券的出现,导致了外国人来到华夏之后,首先要到华夏银行按当时的汇率,把外币兑换成外汇兑换券,面额分100元、50元、10元、5元、1元、5角和1角7种,票面和国币等值,不准挂失。
尽管它的票面和国币等值,但可比国币牛多了。当时华夏物资供应很紧张,购物都需凭票,买米要粮票,买布要布票,想要买彩电、冰箱这样的紧俏商品,不但价格高昂,而且供应的数量极少。有的人为了买台彩电,在商店门口连夜排队都不一定能买到。但如果用外汇兑换券,就省去了这样的麻烦,它本身就是票、币合一。用外汇兑换券购物,不必再凭票。正因为如此,外汇兑换券在黑市上被炒得很高,最高时1元外汇兑换券可以换到5元国币。
像皮特.吴要想在华夏银行兑换外汇券,就只能按照当时的官方汇率来兑换,也就是100美元只能兑换170外汇券,而如果皮特.吴在收购这些老物件的时候不用国币来收购而是用外汇券来收购的话,那只能按照外汇券的真实币值来消费。
打个比方,皮特.吴看中了一把清代的黄花梨圈椅,这把圈椅在这个年代只卖20国币,所以皮特.吴就需要拿出大约11.7元的外汇券来购买这把黄花梨圈椅。
可这11.7元的外汇券要是在友谊商店、雅宝路这些黑市上卖给那些倒汇的,能卖出多少国币来呢?大约是40到50国币!
也就是说,皮特.吴如果用外汇券来买那把黄花梨圈椅的话,大概要亏20到30国币!
在那个年代,30国币就相当于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了,足以让一家三口一个月吃食无忧。
这种亏要是严格算起来,算是不小的。
不过即便是不小,杨靖也要吃这个亏。杨靖很清楚自己手里的美元数量有多么的庞大,在这个年代,16亿美元比整个华夏所有的外汇储备的一半还要多。
1981年,整个华夏的外汇储备才不过27.08亿美元!
杨靖要是把自己手里的这些美元放出去兑换成外汇券,华夏自然是高举双手欢迎,可如果要是把兑换出来的外汇券从黑市按照黑市的汇率兑换成国币,哪怕只兑换十分之一,那也会让华夏的经济产生极大的动荡的。
这绝对是华夏政府不允许的事情!
杨靖很清楚,如果自己敢这么干的话,国家绝对会毫不犹豫的把自己以及自己的人驱逐出境,以后再想用迈克尔.林奇这个身份进入华夏,恐怕是绝对不可能了。
所以,这种看似沾光的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像皮特.吴这种表面上持有巨量美元的外国人,在这个年代是绝对会受到严密监控的。一旦他敢做点出格的事情,国家下手绝对是毫不留情的。
再说了,杨靖也从来没有想过要这么干。自己的钱都是从外国人身上赚来的,然后自己把这笔钱用在外汇急缺的华夏国内,虽然吃点亏,但相对于自己庞大的身家来讲,这点亏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而且吃这种亏还能让国家高看你一眼,何乐而不为?
用这种吃亏换回国家对自己收购老物件的做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杨靖觉得很划算。
在这方面亏空几千万美元,对于杨靖来讲根本就不算什么。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