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两条路(1/2)
就当大家都沉默不语的时候,一位科学家灵光一闪,似乎想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他急急地叫道:
“那个绿光无人机!那艘无人机的技术完全超越了我们,但是里边依旧没有可控核聚变装置,只有裂变发动机!”
“他们可是真正的星际文明啊,却无法将聚变技术实现在直径两米的小型飞船里。”
“直径两米……其实也不小了,但是无法放下一个聚变装置。”
“这可能也说明了……小型的可控核聚变,难!”
“越小,越难!”
“是的,一定是这样!”另外一位科学家兴奋地接过了话题:“绿光文明不可能没有聚变技术,但却没法将核聚变技术小型化。”
“就像尼克斯文明的大贤者所说,类似托卡马克那样的小型装置……难度真的超高,很可能是一条歪路!”
实际上,“托卡马克”装置其实也不小了,有几层楼这么高,随便搞一个也得几十上百亿,结果变成了人们口中的小玩具。
但对于核聚变而言,它确实只是小玩具,顶多只能点燃等离子体,想要稳定发电,无疑天方夜谭。
小的机器,太过精巧,对人类来说肯定更加困难。
这种高难度的东西,搞大的肯定比小的更加简单,当然也更加费钱就是了。
“其实无所谓,新人类文明已经要用举族之力来完成它,“钱”算什么?”其中一位电磁学的专家开玩笑道。
关键是……能不能成功,有没有成功的几率,经费、资源,人类都不在意。
“人类的第一台计算机,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是一个庞然大物。但如果强行让当时的科学家,将所有设备浓缩在现代的小小个人计算机中,他们肯定搞不出来……”
“就算花个一两百年,也不可能直接一步登天。所以了,这个装置肯定是越大越好。直接搞一个小机器不是强人所难吗?”丁一东教授发牢骚道。
会议室中产生了一丝古怪的氛围,人们都觉得这番话有些诡异,但好像又有点儿道理……
预算的问题暂且不管,只要能成功,就算是个无底洞,新人类文明也要将它填满!
一群大科学家根据尼克斯文明遗留下来的信息,开始讨论如何解决这个巨大难题,如何提高实现的成功率……
越去深入思考“大过滤器”,越觉得它可怕。不仅仅是社会方面,还有技术方面。
核聚变的理论太简单,又带来了太多的思维定式。
尼克斯文明也是掉进“磁约束”这个陷阱中,它们下意识地认为,可以用目前的技术手段控制住“核聚变”这个星空巨兽。
但是实际上,并不能……或者说,以目前的手段极度困难!
在与专家们的讨论中,于易峰听懂了以目前的技术而言,几个几乎无解的大问题。
第一大问题:人类制造的“磁场强度”不够。
电磁铁的磁场强度从公式上看,只要通入的电流无限大,或者线圈密度无限大,就可以达到磁感应强度无限大。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电磁铁内部磁介质产生磁场的机制,是内部的分子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转向相同的方向,所以存在磁饱和问题。
所以,当外加电流和线圈密度达到一定大小时,磁场就不会再进一步增加了。
数百特斯拉,是目前实验室的极限,这个磁场强度还远远不够。
没有足够大的磁场,就很难限制住聚变时狂暴的等离子,容易造成仪器损坏。
这是第一个大问题,而且几乎无解。因为它的本质涉及到原子内部的电子运动。人类只能通过多个磁环叠加绕制,才绕过“磁饱和问题”,但这样一来,更是增加了等离子控制的难度。
第二个大问题,也即中子辐射的问题。
每个氘氚聚变都会产生一个14mev能量的中子,这些高能中子能轻易击碎第一壁材料中的金属键,产生大量缺陷,引起辐照肿胀、脆化、蠕变等问题,使得材料完全没法使用。
尼克斯文明到最后也没有找到非常合适的,能长期抗中子的材料。
它们只能不断更换坏掉的材料来解决问题,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大部分钱也就是这么烧掉的。
这两个涉及到原子本身,都是几乎无解的大问题。
当然还有其他各式各样、零零碎碎的小问题……
“我们的超合金材料不行吗?”
于易峰听懂了这两个关键点,不禁问道:“这些可是外星材料的变种,难道也挡不住中子辐射?!”
“不行!”其中一位材料学家断然摇头道:“超合金再怎么牛,也是普通材料,由普通元素组成。普通材料就有它的局限性,就算真正的外星材料也不行!”
“它们不可能吃得住中子辐射的。就算持续时间久一些,也只是多几个小时或者几天……”
“……真正要实现发电,可是要按年算的!总不能过几天就停电维护一次吧?”
于易峰无奈点了点头。
好吧,这些个问题确实很麻烦。除非出现某些理论的巨大突破……
但是,哪来的突破啊?人类现在还在吃量子力学以及相对论的老本!
“那什么东西不是普通的材料?诺亚号外壳?还是诺亚号地板?那种紫色的金属状物质吃得住中子辐射吗?”
“呃……”那位教授瞪大了眼睛,这倒是他没有想到的。
过了半天,他才回答道:“或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