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节(1/3)
刘宗周在德州接到朝廷的诏书,来看望他的好友和弟子们一致认为,小人温体仁又在搞鬼了,把告病返乡的从二品侍郎赶到塞外做从五品的提学佥事,这分明是整人嘛!刘宗周却不以为意,传播圣学且教化四方本来就是读书人的责任,虽千难万险也不足惧,那个割据一方的归化总兵无法无天、肆意妄为,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教他礼义廉耻,他老人家义无反顾地掉头赶往太原。
刘宗周名气太大,沿途州府的官员、士人听说他路过,纷纷拜访求教,书院、学堂也争相邀请他讲学,一路走走停停,十二月初才到了太原,山西巡抚吴牲劝他开春后再去归化,趁这段时间可以在太原讲学传经,山西学子也仰慕他久矣,另外还向刘宗周介绍了一个人——丰州书院的孙奇逢也正好在太原,可以先找他了解些归化的情况。刘宗周大喜过望,孙奇逢是直隶大儒,虽未见过面但神交已久,若得此人相助则事半功倍。
孙奇逢是带着弟子赶到太原参加今年四月的乡试,十几个弟子中李曜、张之耀考中举人,丰州首次出举人本来是件可喜的事,但他高兴不起来,而且还觉得脸上无光——主考官悄悄说,如果不是上面打招呼,必须让归化出举子,他的弟子很可能一个也考不中,朝廷也为教化归化忧心啊!孙奇逢发飙了,把弟子们挨个臭骂一顿,平时不听教诲乱看杂书,写出的文章丢人现眼,都留在太原苦读一年,免得你们回去胡思乱想。
见到刘宗周,孙奇逢似乎找到了知己,把一肚子苦水向外倒——丰州肯定欢迎老大人,但未必接受教化,关内人读书是为了做官报效朝廷,而丰州人读书是为了吃饱肚子,根本不去想修齐治平那一套,宋统殷、鹿善继两位前辈和他苦心教化多年,丰州反而越发不伦不类,您瞧瞧这些弟子,在太原混了半年多,书没读多少,打架却出了名,两个中举的弟子还是领头的,他们的狗屁文章都不好意思拿出来给人看,斯文扫地呀!他不想教这帮不争气的家伙了,今年东虏入掠,鹿伯顺前辈在定兴为国殉难,容城老家也一度失守,他想回家去看看,顺便给鹿老前辈上柱香。
刘宗周当然不会放孙奇逢,耐心劝慰一番后,拍胸脯夸下海口,丰州人能为吃饱肚子读书就说明人性还在,归化总兵据你所说也应该有良知,老夫的“慎独”之学最适合他们,你我同心必能正本清源、摒退邪说,还圣学以正统。孙奇逢无奈,把不争气的弟子们都叫上,一起陪刘宗周回归化——老实说,给丰州拿到两个举人功名是长脸的事,这份荣誉他还舍不得呢,至于文章好坏倒无所谓,反正那帮糊涂蛋也弄不明白。
孙奇逢创造了奇迹,丰州学问底子太烂,学子们又是初次参加乡试,大家本来对他们没抱希望,只要不丢人现眼就算有交代,谁也想不到这帮人竟然拿回两个举人功名,丰州人为此欢欣鼓舞,听说自己的文曲星回来了,纷纷走出家门争相一睹为快,一路上处处可见欢迎的人群,孙奇逢和李曜、张之耀还被请上一辆敞篷的四轮马车,接受丰州官民的欢呼,其场面之热烈让刘宗周也大吃一惊。
载誉归来的孙奇逢一行花了三天时间才到达归化,老百姓敲锣打鼓夹道迎接,丰州三大书院——丰州书院、丰州工商书院和丰州西学书院的师生在归化广场列队相迎,巡抚刘之纶大吹丰州教化初见成效,今后一定会出更多的举人,进士及第也是指日可待,然后那木儿代表大统领府宣布为孙奇逢和李曜、张之耀各记军功一次,云荣代表总理府宣布晋升孙奇逢为四级上品衔文官(相等于副将上品)、李曜、张之耀授六级下品衔文官(相等于游击下品),绰尔济喇嘛也向孙奇逢授予“丰州贤师”匾额,把孙奇逢的脸都臊红了,李曜、张之耀却脸皮厚,满不在乎地向四处招手。
我当年是靠着杜家才考中举人,李曜这小子八股文比我还不如,初次乡试就榜上有名,这可有点蹊跷——李槐看着儿子皱起了眉头,刘之纶向他耳语几句,李槐脸色一变,整理了一下衣裳,恭恭敬敬跟着刘之纶向刘宗周走去。
归化人真可怜,两个举人功名就高兴成这样,老夫以后教出几个进士,岂不要乐翻天——刘宗周一边默想着,一边冷眼旁观,觉得其中一个官员比较眼熟,另一个向后躲的家伙也似乎认识,他想了一会儿大叫起来:“好啊,朱大头,原来是你,咦,笑面虎,你也躲在这儿,我说归化怎么怪事多,原来都是你们两个小人在捣鬼。”
“老大人,我什么也没干,清白得很呢,您可别冤枉好人。”周愕硬着头皮站住答道。
“在下李富贵,字念丰,老大人口下积德。”李富贵说着朝周愕使个眼色,两人架起刘宗周躲到僻静处叽叽歪歪。
刘宗周把李富贵、周愕痛骂了一顿,觉得心里舒服了,才答应暂时放他们一马以观后效。这时,刘之纶、李槐从人群中挤过来自报名号、躬身施礼,刘宗周鼻子哼了一声:“你们干得还算不错,尊师重教理当如此,归化总兵何在?他也应当露个面嘛。”
“这个嘛,他入关了。”李槐吞吞吐吐说道。
“入关了,他到底是关内的总兵还是关外的总兵?巡抚大人,你是怎么管他的?”刘宗周很不满地瞥了一眼刘之纶。
“此子就是这样,天马行空随意游荡,”刘之纶是崇祯元年进士,在刘宗周面前只能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