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进击的曹操(1/2)
泰安,也有国泰民安之意,年号吗,通常都会代表一些统治者的美好愿望。
不过泰安这个年号,不管外人怎么看,但在叶昭治下的百姓来看,还是很贴切的。
自刘辩登基之后,关中当真是国泰民安,而放眼关东,却是战火连天。
泰安二年(公元205年,建安十年),袁绍的病情在开春时突然恶化,不久便在邺城郁郁而终,曹操和刘备得到消息之后同时出手,不过方案却略有不同,曹操直取魏郡,而刘备却是在常山被袁尚率军挡住,失了先机,被曹操占取了魏郡之后,自知不敌,劝降了袁尚,收取了常山,却转眼被夏侯惇与曹仁联手所破,只得退回中山,死守三郡之地。
同年,孙策先是派人说服刘表牵制吕布,而后率军攻入汝南,袁术自知不敌之下,弃城而逃,带着家眷想要前往许昌投奔曹操,却被击败刘表的吕布在阳翟一带拦住,不但将袁术俘虏,更纳了袁术冯氏为妾。
袁术四世三公,最终却落得被昔日完全看不上眼的吕布如此欺辱的下场,在宛城气的呕血而亡。
昔日显赫一时的四世三公之家,至此彻底退出这场以天下为棋盘的角逐舞台。
次年,也就是泰安三年,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刘备想要安心发展,曹操却是以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为将,分别从渤海、河间、中山、逐郡不断袭扰,让刘备无法安心发展,在经过一年的缓冲期之后,曹操再度发兵,率领五万大军直取幽州,刘备处处设防,却被曹操一一攻破,最后在糜家的掩护下,抛妻弃子,只带了张飞、阎柔、阎志、陈到逃亡海上,田豫见大势难改,无奈投降了曹操。
至此,曹操一统北方,雄踞幽州、冀州、兖州、徐州、青州以及部分豫州之地,成为这天下人口最多的诸侯。
而叶昭这边,足足两年的时间,叶昭自然不可能毫无作为,不过相比于中原诸侯的相互攻伐,叶昭做的事情可就多了。
泰安元年,就在刘辩登基之日,车师后部突然杀入柳中,屠尽柳中汉民,同时北匈奴、西部鲜卑仿佛也跟两部车师国达成了协议,同时出兵,伊吾、移支、宜禾先后被攻破,四大势力,合兵二十万威逼张掖,居延危在旦夕。
这一场几乎影响整个西域格局的大战虽然在中原鲜为人知,但对叶昭来说,却是奠定了之后数百年汉人在西域地位的一仗。
北匈奴和西部鲜卑突然出手,打了在西域的汉军一个措手不及,柳中、伊吾、宜禾、移支四城措手不及,不但被攻破,而且城中叶昭派去的县令、县尉也被无情斩杀,但接下来,西部鲜卑五万大军攻打伊吾时,赵统已经有了准备,五万大军,围着居延共打了一月之久,却被赵统凭借三千伊吾军,死死地挡在城外。
叶昭闻讯之后大怒,赵云、管亥、关羽率领大军在一月之内横跨千里疆域赶到伊吾,将西部鲜卑击溃,关羽与华雄合兵一处,与北匈奴和车师国大军酣战一年,而赵云却是率军东进,一路追击西部鲜卑,一直追杀到金连川,以战养战,从泰安元年打到泰安二年,打的西部鲜卑单于骞硕支撑不住,无奈投降。
不过令所有人意外的是,在西部鲜卑单于投降的情况下,在金连川一口气坑杀三十万西部鲜卑族人,几乎将西部鲜卑的男丁一口气灭绝。
就连叶昭都没想到,一直以来,都偏向仁义的赵云,在这一仗中,竟然下了如此狠手,叶昭记得当年徐荣还跟他说过赵云虽有将才之潜力,但却太过仁义,谁能想到,这一次赵云竟然下手如此干脆。
不过想想也不难理解,鲜卑人兵围伊吾,五万大军攻打三千兵马的伊吾城,虽然赵云等人及时赶到,救了伊吾城,但当时的赵统跟王仁几乎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哪怕再迟一天,都随时可能城破人亡。
赵云如今已经步入中年了,丧子之痛这种事恐怕绝不是他愿意承受的,再加上耳濡目染,叶昭对胡人一直以来的高压政策下,一直谨守的那根弦断了,然后西部鲜卑就直接给灭了,就这么简单,不过对叶昭来说,这是一件好事,没有了那种不必要的仁慈之后,赵云绝对是独当一面的大将之选,甚至比关羽更合适。
毕竟关羽虽然不错,但太爱犯险了,以前遇到的是李傕、匈奴人这类的对手,关羽能够借此成名,但一来如今随着关羽名声变大,在一些谋士眼中,他的行为模式已经被确定了,容易被针对,二来以叶昭如今的势力,已经不需要再依赖犯险来以小博大了,他现在需要的,是堂堂正正的碾压。
总之,这对叶昭来说,是一件好事。
与西部鲜卑和北匈奴的征战,一直持续到泰安二年才结束,鲜卑族灭,大量女人、孩子被前往张掖一带,北匈奴被关羽击败之后,见鲜卑人的惨状,哪还敢再跟叶昭叫嚣,丢下大量的人口之后,率部北逃,远遁千里。
之后,便是关羽、赵云、华雄、管亥兵进车师国两部,没了鲜卑人和匈奴人这两大靠山,见识了汉人的凶狠之后,车师国国主丝毫没有把握单独面对汉军,先后给乌孙、龟兹、焉耆、姑墨等国求援,却是石沉大海。
咬牙在天山下与大汉大军一战,却被摧枯拉朽一般打败,车师前部国主在交河城献降,虽然没有如同对付匈奴、鲜卑一般直接屠城,但车师国前部的王室、百官以及军队却被屠戮一空,伊吾、移支、宜禾、柳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