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战略大反攻(二)(1/2)
乃颜还是图样,才做了几年东北王就忘了自己是谁了。他只知道皇帝是个快七十岁的老人,但却忽略了这位老人曾经经历过多少的血雨腥风。他忘了当今这位大元皇帝是如何上位的,又是如何强行自立为草原的大可汗的。要论权术手段,要论阴谋诡计,十个乃颜也没法与忽必烈相比要论运筹帷幄,要论统兵作战,乃颜在忽必烈面前更加连根毛都不能算。
至于军队的战力,同样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兵力上,忽必烈亲自统领的讨伐大军兵分三路,其中丞相伯颜所率的北路兵马二十万尚在途中,抵达前线的是自大都北上的薛怯、武卫蒙古汉军和上都出发的五投下部落骑兵,共计马步军十一万。
薛怯自不必论,是帝国最强大的重装骑兵武卫军也是声名远播,其中马步各半,尤以汉将李庭统领的两万精锐步卒最值得称道,大约是同时代唯一可与南朝玄甲相媲美的步兵。五投下蒙古兵虽比不上前述两者,但也基本上是草原上优秀的轻骑兵。
相比之下,乃颜的东道诸王联军名义上有十五万人,就当前而言似乎在兵力上并不逊于元廷的讨伐军,但战斗力上就很难说了,同等条件下顶多与五投下部落蒙古军打个平手。
更关键的是乃颜部下人心不齐,各部联军只是个松散的联盟,利则和,不利则散。作为东道之长,乃颜直属兵马约有万,剩下近半人马各属于其他诸王。而这些东北的宗王们压根没想到皇帝会御驾亲征,还如此快速的调来这么强大的讨伐部队,这给了他们巨大的心理压力,还未接战,气势上就先弱了三分。
讨伐军的阵列中,锣鼓和号角从中军发出,逐次向两翼展开,嘹亮悠长的军号传至全军,数万大军呼声雷动,各队列的领头者唱起高亢的军歌。
击鼓、鸣号、高歌,是这支强大的军队在战前鼓舞士气和保持行动一致的方式之一。
一整片的人喊马嘶中,大阵缓缓的动了起来,并且逐渐加速前进。
忽必烈采纳了汉将李庭的建议,用的是步骑结合的战法。
“以步兵当先,精骑两翼之。”
这也是与过去的对手金国和宋国长期作战过程中所使用的颇为有效并且稳妥的战术。
两万身着重甲的精锐武卫军步兵散开队形,顺势跳上附近骑兵的备用马,或者就攀附在骑兵的马背后部,随着潮水般的阵列行进。着甲的情况下,武卫军的士兵身上至少有几十斤的防具,靠着双腿跑过去,恐怕还没到敌阵就要累虚脱了,所以在距离敌军数里之远预备冲锋的阶段,必须要借助马力。
离敌五百步时,步卒们跳下马来,有序的布成一个几列的一字阵,后方是皇帝的薛怯重骑兵压阵,两翼的五投下轻骑则迅速的向叛军左右包抄掠阵。
乃颜在大阵当中,立于一架白布蒙着的大伞盖下,五丈多高的旗杆上,打着一面巨大的十字军旗。
朝廷军队行动的同时,乃颜军也开始进兵,大将塔不带率领斡赤斤兀鲁思的嫡系骑兵大声呼喊着往前冲锋,原野上铺展开方圆十里的人与马的狂潮。
兵马交错,相隔数十上百步之间密集的箭矢如暴雨一般激射至双方阵列,数以千百的人马在惨叫中死伤落地,血液的腥臭弥漫了整个原野。
汉将李庭一声令下,鼓号再次鸣响,两万铁甲步卒抛下长弓,换上厚重的长刀,齐齐出阵横击。
犹如一张铁突然兜了过来,叛军忙不迭引弓急射,但弓箭往往嵌入厚重的铁甲中无法深入,某些武卫重步兵身上甚至插了十几支羽箭却还在稳步前进,看得叛军不禁骇然。
两万铁甲哗啦冲至阵中,顿时砍的叛军人仰马翻,乃颜在后阵望见中军不利,忙传令联军部众向中间支援。但其余宗王各怀鬼胎,眼见朝廷讨伐军势大,已有退意,抱着作壁上观的心态,只看中军战况,如若不利就趁早溜走,甚至已经打算着阵前归降,及时反悔想必还不至于被大皇帝苛责太甚。
这样的情况下,奢求各部宗王同心合力是不可能的,中军的塔不带被武卫军横击受挫,迟迟得不到两翼支援,武卫军后方的上万薛怯重骑兵又轰然发起了冲锋。叛军前阵顿时就溃败了,两侧的诸部联军更加只顾自保,在五投下部落兵马的包抄下几乎没有像样的战斗就节节后退。
叛军败局已定,而且有被包围歼灭的危险。
“大汗,先退一步,到后方整顿兵马再战吧!”乃颜的部将黄海见事情急迫,匆匆带领本部骑兵前来护卫中军撤退,马越也出言相劝。
乃颜没想到自己踌躇满怀起兵反叛会是这么一个结果,如此大败,而且败的这样快,整个人都木楞楞的被部下们簇拥着往后退却。
中军刚退,潮水般的薛怯重骑就涌了过来,乃颜来不及收走的白缦大帐瞬间被淹没,那一面巨大的十字军旗也被砍了下来,朝廷的讨伐军爆发出阵阵欢呼。
十五万叛军作鸟兽散,乃颜的本部也损失了七成,实际的伤亡并不算大,多数人是见势不妙逃回各自部落去了。这毕竟是蒙古人之间自己打自己的战争,手下还留着点轻重,杀人不是目的,主要为了震慑。
乃颜败逃以后,讨伐军就不紧不慢的追击,皇帝的象撵则一直处于醒目的位置,给全军以极大的鼓舞,同时也是给叛军以极大的压力。
乃颜跑了一日一夜,马匹的颠簸让他清醒了很多,他的手下残部还有不到万人,抵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