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大桥和水坝(1/2)
第二天,陈旭一早起床亲自送水轻柔去女子学院上课,看着乱糟糟堵在门口的上百辆送学生入学的马车,陈旭决定回去继续完善公交公司的策划书,有了外资投入,有了冯去疾解决政策,可以说公交公司已经完成了大半,下面就是把细节完善,然后让杨堃去一步一步实施到位就行了。
“侯爷侯爷,张院长请您去科学院一趟商量修桥之事!”
陈旭的马车刚刚走到清河侯府附近的时候,就被秘书孙叔炅拦住了。
“建桥的位置找好了?”陈旭惊讶之余大喜。
“听说是找好了三处,需要侯爷去拿主意!”孙叔炅点头。
“走,去科学院!”陈旭拍了几下马车扶手,车夫调转车头,一群人前呼后拥的护送着陈旭去科学院。
一段时间过去,城南门外的那条水泥路已经完全凝固结实可以通行货车,因此这条平直的水泥路顿时成为了货商驱货到城南码头最便捷的道路,一匹马拉着上十多石重的货车在上面跑的飞快,就算是独轮车一个人也能推动三石货轻松行走,因此这条路整日车水马龙成为了货运最繁忙的道路,就算是无所事事的闲人也喜欢在上面走来走去,感受这条马路的神奇。
而张苍带着一群科学院匠吏和匠工经过近十天的寻找测算,先后勘察了七八个适合建桥的位置之后,最后确定了三个地方,并且都画出了图纸,大致测算了所需要的水泥砂石和钢筋的数量。
陈旭在科学院呆了差不多半个时辰,在会议室听取了张苍的汇报之后,又带着一群人亲自去查看了这三个位置,反复对比之后将修桥的位置确定下来,就在城东门下方五里处,这里距离大水车也只有七八里,和工厂比较近,而且河岸两边都比较开阔,河面水流也很平缓,最主要的是河中心还有一个沙洲,便于堆卸水泥砂石和木板,也比较容易开挖河道修建桥墩。
站在波光粼粼的河边,看着连日干旱水落洲现的河滩,陈旭对着图纸反复观看之后点头说:“这里虽然是最宽的一个位置,但却是最容易施工的地方,眼下水泥和钢筋砂石都还在加紧筹备之中,但时间不等人,赶紧安排人手先把两岸的引桥部分修好,因为河岸边比较容易施工,因此尽可能的把两端的引桥往河中间延伸,尽量缩短两个桥墩之间的距离,这样保证大桥的稳固,同时安排人依托沙洲开挖两个桥墩基坑开始浇筑桥墩。只有等桥墩完全凝固之后才能浇筑桥体……”
“侯爷说的是,按照我们的策划,两端的引桥往河中间延伸十丈,这样河中间的部分就只有四十丈宽度,设置两个桥墩,桥拱只有二十丈,加上这个地方水流平缓,到时候修建脚手架也比较方便!”张苍也连连点头说。
“那就这样决定,此事你直接让赵擎负责,征收河岸两边的农田,平整之后用来堆积砂石竹木,搭建工棚堆放水泥,工程指挥部也尽快搭建起来,趁着天气晴好尽快动工,争取两个月内完工,不然拖到入冬之后恐怕混凝土凝固不好导致桥的质量不稳定。”
“侯爷放心,桥长不过六十丈而已,只要水泥和钢筋跟得上,两个月修好应该没有问题!”张苍兴奋不已。
修桥这件事陈旭已经和张苍等一群科学院的匠吏匠工反复研究过很多次,所有人都非常的严肃认真。
而这三个修桥的位置也是科学院反复对比之后经过大量的测量和计算,各自都完成了前期的工程预算,陈旭选择的这个位置虽然距离咸阳城最远,但却是最容易修建的地方,在没有任何修建混凝土桥梁的经验之前,越简单越方便越好,省钱倒是最先放弃的条件。
修桥的注意事项和施工方法早就在科学院开过好几次会议讲过了,桥墩的修建,桥拱的修建,桥面的修建,还有两端的引桥如何修建早已都总结出来解决方法,眼下就只等开工,加上今年入秋之后持续干旱,对于农民来说粮食会减产,但对于在河面上施工来说确实最好的天气。
剩下的事陈旭也插不上手里,因为修桥对他来说不是技能树上的成熟技能,他唯一比较精通而且还有技能分配点的是吃,大秦天下,整个地球,好吃的东西还数不胜数,因此修桥这种事只能交给张苍和工匠们去慢慢摸索。
顺河而下七八里,就是正在修建的大水车。
陈旭坐在颠簸的马车上,很快就看到了那个大水车,整体已经完成,如同一个巨轮架在渭河之上,非常醒目。
当初选这个位置就是因为此处河床落差较大,而且河中央有一个细长的沙洲,刚好可以用来砌一道分水坝,这样驱动水车的水流就和主河道分开,不至于夏季涨水将水坝冲毁了。
这座水坝从三月份正式开工,只修建了一个多月就进入夏季,因为夏季雨水多,渭河时常爆发洪水,因此修修停停基本上处于半停工状态,因此一直等到六月底快入秋之后,连续的干旱渭河水消退大半,这座水坝又才开始修建。
在陈旭要求尽快完工的催促之下,赵擎通报秦始皇之后,谕令工部征召了上千刑徒和工奴参加水坝的修建,最近水坝才几乎一天一个样子的开始变化。
河中央的沙丘上已经建起了一堵近十米高、长约两百米的倾斜石墙,这道墙就是分水坝的的主体,整体呈前尖后钝的犁铧形状,这样好抵御上方水流的冲击,而河岸一侧也全都用巨大的青石条挨着堆砌而成,长度也有两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