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节 世界大战 2(1/2)
这场德军和苏军爆发的“基辅会战”与原先历史上的基辅战役在战事地点、战事背景、战事意义等方面上十分相似,但又有着很大的不同,究其原因,还是受到了蒋纬国带来的“蝴蝶效应”的影响。首先,在规模上,基辅会战就达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参战苏军累计超过180万人,参战德军则累计超过150万人,前者占东欧境内苏军总数三分之二以上,后者则占参加苏联战争的德军总数的五分之三以上,双方参战总兵力高达330多万,堪称史无前例,而原先历史上的基辅战役的双方参战总兵力虽然也很大,但只有135万人(德军约50万人,苏军约85万人),很显然,这场基辅会战在规模上翻了一倍半之多,规模之所以这么庞大,因为德军没有占领波兰,德军自然没有像历史上的那样兵分三路,通过波兰去进攻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三国,导致眼下的德军主力全部在乌克兰境内,而苏军也因为同样的“蝴蝶效应”,使得白俄罗斯、波罗的海三国、列宁格勒地区的苏军部队在开战后未遭到德军的毁灭性打击,此时都可以集结到乌克兰境内与德军展开这场决战。简而概之,原先历史上的苏德战争初期,德军和苏军在北、中、南三路都爆发了大战(比如北路的列宁格勒战役、中路的明斯克战役),此时双方的部队则全部都集中到了南路的基辅,从而产生了这场惊天动地的大决战。此战的战略意义是极其巨大的,如果苏军获胜,德军将全面被压制在乌克兰境内,无法向苏联腹地、俄罗斯本土进发,如果德军获胜,东欧地区的苏军主力将会全军覆没,莫斯科会完全暴露在德军的兵锋前。
德苏战争前,苏军共有约400万正规军部队,其中,约100万在北亚和中亚防备中日,约50万在高加索地区,约50万在东欧西北,约200万在东欧西部的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地,开战后,德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半个月内就消灭了约100万苏军,自身仅损失十余万人,因此,苏军在东欧西部只剩约100万兵力,所以从高加索地区、东欧西北等地拆东墙补西墙,加上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凑成了180万大军,拼命地保护已经成为“莫斯科西大门”“苏联西部第一重镇”的基辅。基辅,是苏军必须死守的地方,也是德军必须攻占的地方。一时间,全世界都屏住呼吸,把紧张至极的目光投向了这个地方。
“必须守住基辅!丢了基辅,你们统统都是苏维埃的罪人!”斯大林近乎歇斯底里地给基辅前线的苏军高层将领下达死命令。
“必须攻占基辅!德意志的兴衰就在这一战了!你们可以的!”希特勒同样情绪空前激动地给基辅前线的德军高层将领下达死命令。
十万火急的局势让两个领导人都急红了眼,都采取了孤注一掷的手段。
基辅战场上,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机群遮天蔽日,坦克群铺天盖地,炮群排山倒海,参战的三百多万德军和苏军为各自国家各自民族的命运,在纵横高达几百公里的辽阔区域内发疯发狂地厮杀着。
此时,没有谁的心情比希特勒更紧张的了,他很清楚,此战是德国挑起世界大战后的第一仗,赢了,全局都赢,输了,满盘皆输,如果败了,德国灭亡苏联的计划就要化为泡影,这场德苏战争刚开始几个月,德军便狼狈不堪地被苏军打出苏联,德军肯定损失惨重,士气、信念、决心都会受到极大打击,德国民众的精神和希望也会一蹶不振,自然无法再打第二次,德国的战争机器刚刚开动就要戛然而止,他本人的雄心壮志、宏图大业也统统都会随着这场败仗而付诸东流。“必须要赢!因为这场基辅会战的胜败干系实在太大了!不只是一场战役,还是一场战争,更是德国命运的转折点!”希特勒在总理府内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他知道,这是一场必须要赢的豪赌,赌本不之是他个人的政治生命和荣辱命运,还是整个德国的国运,因此会战期间,他先后四次坐飞机亲临基辅前线,一方面是督战一方面是鼓舞士气,最近时,他距苏军某支部队甚至不到一公里。
此时,没有谁的心情比斯大林更恶劣的了。
克里姆林宫内,斯大林的处境跟希特勒一样,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如坐针毡、如临深渊。斯大林被称为“钢铁巨人”,他的意志确实犹如钢铁般坚硬,他的手段也犹如钢铁般冷酷,不管是对自己人还是对敌人。执政十六年来,通过完全可以用“草菅人命”来形容的铁腕手段,斯大林清洗了全党,也清洗了全国,杀人如麻、死者无数,用无数政敌、反对派、农民的尸骨让苏联变成了一个工业强国。但是,眼下遭到如此沉重的打击后,虽然在表面上仍然镇定自若、岿然不动,但斯大林的内心里也有些惶惶然。经过足足一星期的情绪调整后,斯大林终于恢复了真正的镇定,担任起领导苏联反抗德国的重任,但他刚愎自用、乾纲独断、固执己见的恶癖却又复发了,苏军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大将曾向他反复提议“必须果断地放弃基辅,从而保存有生力量,进行节节抵抗,消耗德军力量并拖延德军进展速度,为苏军集结后续部队和构建下一道防线争取到宝贵时间”,但斯大林却顽固地拒绝了这个正确提议,他严厉命令“乌克兰可以让德军短期间侵占,但俄罗斯的本土境内绝对不能出现一个德国兵,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地把德军遏制在乌克兰境内”“战场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