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节 战城 5(3/3)
二是日军挺身队的规模不大,加起来只有四百多人并且很分散,各自为战、缺乏配合,最终被南京军逐个击破,因为冈村中将一时间难以获得足够数量的“精通汉语的日本军人”,毕竟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习的语言,而使用汉奸充当队员又无法保证其战斗力和战斗精神,汉奸肯定没有纯种日本军人那么顽悍不怕死。时间上的仓促导致日军挺身队无法保证数量和质量,实际上,大部分的日军挺身队在没有成功混入南京军阵地内就已经暴露了。“如果能给我多一点的时间,这个战术说不定就成功了…即便不能大获全胜,也肯定能获得重大战果!唉!为什么要急着进攻呢?东京跟南京相隔千里,东京高层自然没有我们更清楚这里的实际情况,一直催促,下达不切实际的战斗要求,松井大将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推迟战事的,不应该为了迎合东京高层而强行进攻…”冈村中将又痛苦又懊恼地想道。
冈村中将的这一招“奇计”最终还是因为客观因素而功败垂成。在12月13日子夜至清晨的五个小时间,拿下汤山镇的日军连夜对紫金山发动了“再接再厉式的攻击”,试图“直捣黄龙”,结果遭到重大挫败,累计损失兵员约五千人,一半左右是被紫金山炮群轰成灰烬。为此,暴怒欲狂的鸠彦王中将勒令承担主攻任务但几乎报效整支部队的第16师团第19旅团第20联队联队长大野宣明大佐剖腹自尽。
在南京之战爆发后13天的12月13日,攻打南京的日军已累计伤亡5.5万余人,其中战死者和伤重不治而死者超过3.4万,守城的南京军则累计伤亡约2.1万人,其中战死者和伤重不治而死者约1万人。受到日军在南京战事中进展缓慢、损失巨大的影响,由日本军方扶植的和控制的、原打算在12月14日于北平成立的傀儡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不得不进行“暂缓推迟”。日本高层之所以这么做,主要原因是日军没能攻占南京,此时成立傀儡政府反而会陷入尴尬处境,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本高层“不愿把事情做得太绝,彻底激怒蒋介石政权,导致完全断绝日中和谈停战的希望”。
12月15日,休整一天后的日军再度猛攻紫金山,激战一整天,日军再度死伤五千余人,完全没有取得任何有价值的战果,守卫紫金山的南京军仅伤亡八百余人,战损战果比例高达一比六,创下了中日开战后的最高纪录。日军曾在战斗中试图纵火烧山,但山上几乎无树木。
12月16日,日军试图绕开紫金山,穿插迂回至紫金山西南部侧翼的工兵学校处,妄图拿下工兵学校后跨过护城河,通过光华门攻入南京城。守卫当地的南京军部队放弃工兵学校,然后退入护城河北岸进行顽强抵抗,在看到大批日军被吸引到护城河南岸时,守军迅速召唤紫金山炮群进行炮火增援。一顿天崩地裂的炮群齐射后,三千名日军在炮火覆盖中血肉横飞。
12月17日、18日、19日、20日,日军绞尽脑汁地使用不同方式对紫金山展开十多场攻击,全部遭到挫败,累计死伤近四千人。紫金山炮群在这些战斗中大发神威,居高临下地进行炮火覆盖,《中华英雄报》报道,“山顶重炮群齐射后,金石俱裂,地为焦土,人为齑粉”。
战至12月20日,二十个日日夜夜的血战下来,攻打南京的日军已累计伤亡约6.9万人,其中战死者和伤重不治而死者约3.8万人,守城的南京军累计伤亡约2.5万人,其中战死者和伤重不治而死者约1.2万人,完全的稳赚不赔。对此,日本国内《朝日新闻》哀叹道:“紫金山这座支那小山在日本国内的家喻户晓程度已堪比富士山了。为了攻占这座仅高449米的小山,上万皇军将士捐躯洒血、骨肉沃泥,比起日俄战争期间旅顺战役中的203高地争夺战有之过而无不及。‘紫金山’,这是多么令人痛恨而又多么令人伤心的地方啊,寄回日本国内的皇军将士阵亡通知书上都写着这三个噩梦般的字眼,它像喜马拉雅山一样阻挡着皇军布威于支那国都之上的前进步伐。悲呼!乃木希典大将今何在?儿玉源太郎大将今何在?”
南京之战持续到此时,战局仍然是南京军完全占据上风和主动权,甚至,日本高层里已经出现“放弃攻打南京”的声音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