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章 暖唐(中)!(1/2)
甘露殿内。
李二夫妇两双眼睛都殷殷切切地盯着李泽轩,因为李泽轩刚刚说了一个他们都很关心的问题,即冬日贫苦百姓会受冻的问题。
其实大唐之前的历朝历代,无论哪个朝代,每年都会冻死许多人!在棉花还没有大规模种植的年代里,百姓想要穿得暖和,所要付出的代价太高!
“陛下,臣欲设立一个公益组织,专门用来救助贫苦百姓!”
李泽轩拱了拱手,说出了他这些天一直在心中酝酿的想法。
“公益组织?永安侯,何为公益?”
长孙皇后闻言疑惑道。
李二也一脸好奇地看着李泽轩,心道这小子嘴里怎么经常“蹦”出一些新词?难道这些都是他从那个梦境中所学到的?
“回娘娘,所谓公益,便是有关所有大唐百姓的福祉和利益,臣设立这个公益组织,主要是想通过号召民间富人捐钱,然后臣再用这笔钱来帮助qióng rén。到时候每收到一贯钱的善款,臣便会捐出四个煤炉与两百块蜂窝煤,分别送给四户贫苦人家!臣的工坊可以一文钱都不赚,权当是为大唐百姓做点善事了!”
李二面色惊疑道:“这无缘无故的,你怎会突然般好心?”
李泽轩叹了一口气,为了让老李相信他,他只能故作深沉地叹了一口气,道:
“陛下,很多百姓都很穷啊!臣看了心痛!记得臣两日前看了一首诗,感触颇深,不知陛下跟娘娘可否愿意听一听?”
李二更加狐疑了,“诗?什么诗?念来听听吧!”
长孙皇后的脸上,也流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
李泽轩见火候已到,便不再卖关子,缓缓开口道:“这首诗据说是城外一个村学先生所作,老先生于两个月前溘然长逝,留下了这篇遗作,被臣偶然看到,臣一个堂堂七尺男儿,看完之后竟然忍不住想要落泪。”
“快说正题~!”
李泽轩开始给故事编造一个虚无的却又合情合理的主人公,李二却显得有些不耐烦,他黑着脸没好气道。
李泽轩赶忙切入正题,用深沉的声音,念道:
“咳咳!这首诗是这么写的:“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一首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也是当年中学语文的必备名篇,被李泽轩在这种场景下深情地朗诵了出来。一幅秋夜屋漏、风雨交加、布衾似铁、娇儿恶卧、长夜沾湿、无法入睡的窘迫凄惨画面,顿时浮现在了李二跟长孙皇后的脑海!
但堂堂诗圣的诗可不会那么简单,展现自己生活悲惨只是表面,深层次的意思都在后半部分,诗歌的最后几句画风一转,为李二跟长孙皇后又再现了一个身居困境,却仍然忧国忧民的佝偻老人形象!前后鲜明的对比,使得这个形象显得尤为鲜明,简直是直刺人的灵魂深处!
长孙皇后掩住了嘴,眼圈都有些发红了,只听她在低声地喃喃念道:“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永安侯,你刚刚说作下此诗的老先生,已经过世了?”
李泽轩躬身道:“据臣得到的消息,那老先生的确已经不在人世了,好像是冻死的!”
(这货心里却在暗暗嘀咕道:杜大诗圣呀,可不要怪晚辈盗用你的诗呀,本侯这也算是为了实现你那个“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梦想啊!)
“啊~?”
一向雍容刚强、贤惠大度的长孙皇后,此刻难得露出了柔弱的一面,只见她一脸的悲戚,脸色都苍白了几分,“老先生穷困潦倒,却仍然在忧国忧民,这等人物竟然冻死家中,真乃大唐之不幸啊!”
李二一直都没说话,不过他的脸色却不怎么好看,听了李泽轩念的那首诗,他先是感觉自己有点像昏君,要不然在他的治下怎么会有人满腹经纶,却怀才不遇、最终穷困潦倒地在家活活冻死呢~?
不过他很快便冷静了下来,觉得这里面有很多疑点,最大的一个疑点便是:根据李泽轩这近三个月来的活动范围,可以判断他口中的那个老先生,就在长安城外附近的某个庄子里。可是既然那庄子离长安很近,若是庄子里真存在一个有如此才华的老先生,长安城内岂能一点风声都没有?
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他手下的百骑就绝对能打探得到!
所以,说到最后的时候,李二心里已经有七八成的把握确定李泽轩开头说的那个老先生,完全就是在胡扯!
但即便心中肯定,那又能怎么样呢?
长安城内和城外,的确每年都有不少人都像诗中所描写的那样举家受冻,虽然那些人可能没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高深觉悟与远大抱负,但他们都是他李二的子民啊!他们不该被活活冻死!
“的确是好诗!这作诗之人也是大才!”
李二心中的万千想法最终只能化作为一声长叹!
李泽轩这时“趁热打铁”道理:“陛下,娘娘,臣设立公益基金的初衷,就是想集众人之力,来一起帮助那些穷困潦倒的百姓,或者类似于老先生那种怀才不遇、正处在困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